当前位置:首页> 早教儿歌 >师说丨利用好三个“十分钟”,孩子会发现阅读如此有趣

师说丨利用好三个“十分钟”,孩子会发现阅读如此有趣

2022-07-03 14:57:40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

                                         ——林语堂

读书吧·少年



撰文丨向航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语文老师  

进入小学后,学校活动和学生课业繁多,学生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变少。


许多学生把阅读当作一项需要应付的任务,只是在教师或家长监督下才会阅读,这样的阅读远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实践中,我们每天利用早读、中午和下午“三个十分钟”,将时间化零为整,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阅读引导和训练,以期达到“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的语文学习总目标。


早晨十分钟:时令阅读


时令阅读,即以时间季节为线索,诵读体现当时当下时令特点的诗、词、散文等经典作品。


此类文章以表达优美雅致为特点,往往内含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日月星辰等时令特点,或描写优美风景、或抒发情怀抱负、或表达至诚情感,需要读者用心去感受,去品味。


因此我们选择内含当时当下时令的文章,以便于学生能找到类似的环境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进而感受汉语表达的优美。

晨诵 


比如,我校有一个很大的湖,湖里种了大片荷花,湖边栽种了许多杨柳。


初春,杨柳萌芽之际,嫩芽布满柳枝,我们会组织学生去湖边现场观看并拍下照片。时过几日,芽开叶茂,我们再次组织学生去观看并拍下照片。然后让学生对着自己拍的两组照片吟诵与柳树有关的诗词。


除了在内容选择上下功夫,即以时间季节为线索,结合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现代诗歌等,诵读“此时此刻最适合”的诗,教师还引导学生采取范读、引读、自读、赛读、模拟读、评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晨诵,学生既可以养成一种阅读习惯,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培养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中午十分钟:信息阅读


信息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或快速了解情况,或快速获取知识。这类文本不追求文学上的优美,但追求表达的准确、干练。


要求尽可能言简意赅且准确无误地把事情交代清楚的文本,如新闻稿;要求严谨准确地把意思表达完整、没有歧义的文本,如科技文献、说明书、法律文书等等。


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不同文本的阅读采用不同的引导训练方法。



以主题探读为主的信息阅读


老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话题出示一个题目。


在《银汤匙》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描写很多,我们就进行对传统习俗的认识,几个人一组,然后各自分工去找资料阅读、探讨。


学生把素材搜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提炼自己的观点。


小组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阅读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实现表达、询问、解释、沟通、交涉、协商等,学生合作互助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


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学生学会搜集素材、提炼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的精读与浏览


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商标招牌、邮件等,学会搜索有用的信息。


对于大多数这类阅读资料,我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找关键”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仪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遇到有用的信息时,再中断、精读或停下来思考。

1

2


新闻稿阅读


学生自己先写,再与标准稿对比阅读。新闻稿是短小精练的典型,篇幅短小,以叙事为主,与小学阶段作文要求吻合。


教学中,采用先由老师精选新闻稿,并逐条提炼出其中传递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写一段新闻稿,最后再与标准新闻稿进行比较阅读。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普遍反映受到了很大震撼,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表达的准确和干练。


坚持新闻稿比较阅读一段时间,能明显看到孩子们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同时,孩子们言语嬉戏中时事新闻的内容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的眼界、视野受此影响,也跟着得以提高拓展了。



科技文献、说明书、法律文书阅读


科技文献、说明书、法律文书是严谨准确的典型,要求准确完整、没有歧义。


本班学生家长相当一部分从事科研、技术、法务等工作,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写科研论文、技术文件、法律文书等稿件。


为便于阅读,这些素材的内容要求讲解之后学生能理解,或是科研论文,或是技术文件,或是法律文书,都是家长起草且修改过多次的稿件。


通过对这些初稿、修改稿和定稿的对比阅读,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文章通过修改趋于更严谨、更准确、更完整、更精练的过程。


下午十分钟:自主阅读


兴趣品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科学性质的阅读,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在安静中蕴发思考的力量。

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

利用下午放学前十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选择,多一份阅读的快乐,多读一些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这就是兴趣品读的最终目标。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而喜闻乐见的、画面丰富、有悬念的内容,如故事、连环画、小幽默、改编的经典名著、电影剧本等。


阅读中,一边慢慢品读,一边还要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用意,养成阅读中深思和探索的习惯。


其实,放学前的十分钟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大多数学生会把这些令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延续到回家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


这样的阅读是自主习得的,而非教得的。


编辑丨雍晓燕

校对丨唐虹

图片丨向航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点个赞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