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导读】今年夏天,约你一起到贵州凯里,参加由2012级小鹰王薇发起创办的“远近非遗耕新实践团-侗歌保育行动”项目,一起去侗寨,让侗人天籁出深山!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没有亲自在现场听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什么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也无法想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可以唱出如此和谐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这个走过2500年风雨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飞速进程中?何去何从?
没有文字、没有乐谱,曾经口口相传的方式,还能维系多久?村里一位唱侗歌53年的歌师告诉我们,至少有三千多首侗歌,他是本村会唱侗歌最多的人,但也只能记得一千多首……
随着时间的流逝,未来,世界还能欣赏到这样的音乐奇迹吗……
于是我们发起了本期行动,一起去侗寨,让侗人天籁出深山!
△壮观的苗兰侗寨△
时间
2018年8月13日-18日
六天五夜
地点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
榕江县载麻乡苗兰村
实践内容
让侗人天籁出深山
侗族大歌文化记录
让全国孩子有机会学侗歌
侗族儿歌MV录制
自豪的创作自己的故事
共创侗族绘本
-关于苗兰村-
△俯瞰苗兰△
苗兰侗寨位于贵州省,魅力中国城之一的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南境,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苗兰村以前是苗族居住的地方,故取名“苗兰”。“苗”代表“苗族”,而“兰”在侗语里,则是“远”的意思。
约明代末年苗民迁出,侗族杨氏兄弟在此定居,后来不断有其他姓氏的融入,村里也有10个姓氏在这里和睦相处,发展壮大,目前有296户,皆为侗族,人口约1600多人。
△平日里都习惯穿着传统服饰的妇女们△
苗兰侗寨青山环绕,树木葱郁,风景优美。一条溪水把村子一分为二,两层三间的木质结构的房子延溪而建,四处蔓延到青山脚下,然后又叠而上坡,鳞次栉比,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鼓楼屹立在村的偏北部,高约15米,在矮矮的民房里,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苗兰的鼓楼△
这里不仅有侗族典型的木质吊脚楼,高高在上八角型的鼓楼,这里还有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侗族大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春秋战国起,有2500多年的历史。歌词主要歌唱爱情、歌颂记载本民族的历史故事、反应现实生活为主题。女生唱时歌声优柔婉转,男生唱时铿锵有力。
△我们和鼓楼唱歌的老人聊天△
在这里,几乎每天晚上十点之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在鼓楼和宽阔的庭院,围坐着聊天,兴起时便唱歌。歌声不绝,往往持续到凌晨,才尽兴回家。
这里有传统村落鸡鸣犬吠的烟火气,也有儿时家园邻里守望的温情和谐,更有侗族大歌犹如喝酒吃饭一般每日必备。
-侗族大歌是什么-
△歌唱的人们△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没有文字,也没有乐谱。天赋异禀的侗家人,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一人、两人、十人到百人,都能和谐演唱出,天籁般的和谐乐章。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以黎平县、从江县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认真学唱的苗兰孩子△
2012年起,远近青年发起人Willa在黔东南黎平地扪侗寨开始非遗的探索,并曾为孩子们拍摄了近十首侗歌MV和本地传承活动,当年地扪生态博物馆获得,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颁发的“国家艺术人文青年活动奖”,领奖期间,通过这些视频资料,让世界了解了侗族大歌和儿童传承。
2015年起,远近来到苗兰侗寨,多次举办文化活动。并于2017年,在周大福CSR的支持下,带领十余位侗族少女与男女歌师,到广州演出,并深度感受现代化城市,开拓眼界。但侗族大歌一直有着传承难的问题。几千年来口口相传的模式,让许多歌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一去不返了。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许多侗族人在外求学工作,没有机会在村寨中和歌师学习……面对这样的困境。
我们认为,需要为传承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了!
2017年8月,我们发起了“让侗人天籁出深山”项目,旨在通过对侗族儿歌的记录,并使用现代的手段进行录音、制谱等工作,并制作成绘本教材,让更多没有机会在村寨中向歌师学习的孩子们,可以在专业音乐老师使用此教材的基础上,学习侗族大歌,传承文化,做个自豪的侗族人。
-做些什么-
第一天
侗族文化沉浸式体验
访谈、记录
第二天
侗寨考察;侗歌初体验
侗寨风貌记录;侗歌排练采访及摄录准备
第三天-第五天
共创72小时
侗族儿歌MV摄录;侗族绘本共创工作坊
第六天
输出日,共创成果展
MV与共创绘本输出;鼓楼盛大汇演;寨老、村民在鼓楼中欣赏制作好的侗族儿歌MV,小朋友们现场演绎绘本故事。带着美好的友谊离开侗寨
-与谁携手共创-
资深乡土文化保育者、2017年度“赢之有道”社会企业家中国区十强获得者Willa;资深传媒人、文艺节目编导Eddie;资深公益人、儿童教育、乡村发展行者柏依;资深乡土文化设计师维恩瑞可;52年侗歌传承人、榕江地区“侗歌宝典”杨正利;侗族大歌传承人、女歌师杨国桃;返乡青年、乡土文化记录者杨成魁;侗族大歌与传统建筑实践者杨回鸾;苗兰小学校长吴永富……
-适合谁来-
你必须是
对乡村文化有保育有认同的人
认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适应乡村传统生活的人
木屋、土路、田埂、有限的水源和时不时中断的手机信号
人本主义者,持平等、包容态度的人
平等谦卑对待村民和文化差异
拥有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的人
自律与集体精神
喜爱交流,可与儿童友好互动的人
希望你是
有艺术、绘画背景的人
拥有人文、自然影像拍摄经验的人
拥有儿童活动组织经验的人
拥有田野调研经验的人
拥有视频剪辑能力的人
(满足一至多项)
-项目详情-
时间
2018年8月13日-18日
六天五夜
地点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
榕江县载麻乡苗兰村
实践内容
让侗人天籁出深山
侗族大歌文化记录
让全国孩子有机会学侗歌
侗族儿歌MV录制
自豪的创作自己的故事
共创侗族绘本
费用
免费
须自购大交通、个人保险
本地食宿AA
证书
本地政府盖章的实践证书
-报名方式-
扫描如下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关于本项目的声明-
本项目是远近青年旗下非遗耕新品牌项目活动,是带动青年人通过服务学习,推动乡土文化保育的非营利项目。远近青年负责项目资源整合、设计、项目进程组织、项目协调和成果落地。因时间原因无法在本期在地期间完成执行的内容,将由远近青年非遗耕新项目组与村民继续推进、并持续非遗耕新项目活动推动完善项目成果
*本号对本期活动有最终解释权
*本文所有图片版权由远近青年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远近青年是一个致力于乡土文化保育的公益组织,通过非遗耕新、好村有品、自游自寨、老宅新生四个品牌项目,撬动乡土文化可持续发展,融入现代生活。通过青年与村民赋能,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再造乡土之力
文章来源:公众号“远近青年”授权转载
··END··
往期精彩回顾:
2017-2018小鹰庆典现场,都发生了些什么? | 小鹰·庆典
2017级小鹰毕业啦 ,感恩相遇,未来可期! | 小鹰·毕业季
投入乡村教育之后,这些青年看到了什么?| 小鹰 · 视点
《石头城.食通册》,那些云上的人、土地与生活 | 小鹰 · 项目
2017-2018小鹰年度庆典已经开始直播了!点进来参与吧! | 小鹰·庆典
小鹰计划 是友成基金会发起的青年发展与培养项目,旨在发现和支持具有天下襟怀的青年,沉潜中国乡村,用一年时间,开展社会创新实践,从而超越自我,认识社会,成长为行动力和影响力兼具的领袖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