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
三国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我说的,应该都没人说过。
我说的故事,都是有史料出处的,不是胡说八道,就算有脑补情节,也是合情合理地。
董逃歌
在汉灵帝中平年间,在雒阳城流传一首儿歌: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
等到初平年间,董卓执政时,在长安城内又有人传唱这首儿歌。
董卓听到后,思想活动很激烈:这“董逃”是什么东东?
最后怎么就“日夜绝”,怎么就“心催伤”了?
这明显是在嘲讽我嘛!
在这个时局还传唱这首歌,是那些不服我的人诅咒我被关东那帮混蛋打得到处逃窜是吧?
于是,董卓指使司隶校尉刘嚣四处抓捕传唱这首儿歌的人,据说有数千人因此丧命。
董卓顺便跟刘嚣说:刘司隶,你写公文汇报案情的时候,都不要提这首歌的歌名,要提也行,就叫“董安歌”。领会精神!就酱。
曹操好人
兴平二年末,汉献帝刘协东归时,在曹阳涧(曹阳,亭,有涧)被李傕的追兵追上,王师大败。
这一战后,据说献帝逃至前面的陕县时,虎贲兵不足百人。总之,就是好惨。
建安元年九月,曹操迎献帝入许后。
【脑补剧情】大概是宗正刘艾在补写《献帝纪》时写到这件事,完稿后要先给曹操过目一审。
曹公一看:嗯?“天子败于曹阳”,这句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这书要是传出去,有人借题发挥肿摸办?(因为东汉时讖纬盛行)
于是,曹操上书朝廷:要求把“曹阳”改名为“好阳”。
这里的潜台词是:我曹操就是一个好人啊。
忽然我想到了一个素质巅峰。
@成刚
曹操求人
曹操在建安初,相对来说,还是很低调的,因为袁绍袁大哥比他强。
有一次,太史令王立跟宗正刘艾说:“我夜观天象,觉得大汉的气数将尽,在并州、冀州一带将会有兴起替代之人。”
这个王立是个大嘴巴,又多次跟皇帝刘协说:“陛下,据老夫推算,代替汉的应该是魏,能安定天下的人应该姓曹,目前来说,朝廷大政委任给曹公吧。”
曹操听说后,有点崩溃。派人去跟王立传话:“我知道老王你忠于朝廷,但是天道深远,有些话你就少说两句好吗?”
就说这三个故事。
最后宣传一下本人的三国故事专栏。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 - 知乎专栏
里面有很多小故事,都是前人都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