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名字的两首不同歌曲,关联着几代人迥异的人生记忆。一首属于上世纪50年代的孩子,另一首则为70、80、90年间的小朋友所熟悉。
中国少年先锋队,历史上曾有两首队歌。
一首是1950年4月,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
一首是1978年10月27日,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
↓1950年旧版
↓1978年新版
1950年版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注:,第三段头两句中的“青年团”后来也随之更改为“共青团”;最后一句后来随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改为 “战斗在世界革命——最前线”)
(注:在电影原版歌词中“爱祖国,爱人民”一句应为“爱国家,爱人民”,可能是在后来人们的广为传唱中逐渐演变为前者的。)
队歌中的故事发生在1958年8月23日,,打击蒋军的嚣张气焰,、的部署下,。
其间,厦门何厝小学的13位“红领巾”,一边坚持学习,一边组织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冒着枪林弹雨,穿梭在前沿阵地:擦炮弹、修公路、送茶水、洗衣服、接电线、抓特务……这个群体有8男5女,最小的才12岁。
共青团厦门市委于1958年9月10日,正式将这一群体命名为“”。
根据孩子们的真实事迹,周郁辉、寄明分别作词作曲,,,随着电影的播出,这首歌在全国反响热烈,深受欢迎,后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重庆晨报》
雄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像冲锋的号角,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少年茁壮成长。
是的,总有些旋律与特定的人事物勾连在一起,它们盘旋着,蛰伏着,氤氲着,在回忆中潜藏着,安静的仿佛已经被忘记。
当某一天,于忙碌的生活中忽然出现,一切与现时相距甚远的画面、声音、乃至气息都乍然变得鲜活,记忆如潮水袭来,一波一波的往事,冲刷着或已经历过很多别样味道的心灵。那一刻,是欣喜,温暖,遗憾,悲伤,还是不自觉的泪流满面?
「 音乐365每天给你不一样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