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早教儿歌 >由儿歌浅谈东西方教育差异

由儿歌浅谈东西方教育差异

2022-07-22 14:35:48

 

    由于新加坡官方语言是英语,从小跟孩子们学了不少英文儿歌。加上自己会的和跟孩子学的新中文儿歌,比较歌词也看出一些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从我们小时候学的那些儿歌说起,:

    大家都会唱的太阳当空学照......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基本还是长在红旗下的一代。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歌颂拾金不昧,这个还行吧无可厚非,宣扬美德。

    “花园里,篱笆下......” 第一段还好,种了一朵小红花,阳光雨露茁壮成长。第二段:党爱我,我爱党......党的关怀像亲妈......” 大家自行体会。

    小燕子明年这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坑爹程度不可谓不大……

    近代的儿歌会好点《刷牙歌》《洗手歌》《时钟在说话》《交通安全》培养好习惯,珍惜时间,注意安全。

    但是依然不乏说教:《我的好妈妈》《我有一个家》《我的家庭真可爱》《我上幼儿园》......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你要孝顺你要尊老爱幼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听话你要乖乖上幼儿园不哭......没毛病,咱都是这么长大的......

    这个世界多美好我们多么幸福系列:《我和歌声一起飞》《幸福的孩子爱唱歌》《我爱小鸟我爱花》...

    当然也有少数较好一点的《三个和尚》《丢手绢》《卖汤圆》《拔萝卜》。

最近的新儿歌有些进步《地球水当当》,教孩子爱护环境。

 

    总之,中文儿歌基本是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行为教育,爱的教育,成人的主观意识成人世界的规则一股脑倒在孩子身上,让人不禁替孩子觉得压力山大,一出生就被背上无数个包袱。孩子好奇的天性,爱探索的天性在这样的重重包裹之下能得到舒展吗?

 

    ps.最为荼毒的应该属地摊玩具自带音乐:去年回国过年,给孩子们买了灯笼,里面的歌唱着爸爸挣钱嘚不嘚不嘚,孩子你要听话,我都是为了你呀!”.......word妈。

 

    我们再来看看英文儿歌:

    认知类:ABCsong,Colors,Count your fingers,A for apple...

    祝贺类:Goodmorning to you,Happy new year,Happy birthday...

    情感表达类:if youare happy, I am so hungry...

    宗教类:MerryChristmas, Angles watching over me, Jingle bells.

    OldMacdonald had a farm:各种动物以及模拟动物叫声。

    Hickorydickory dock: 动物们爬上了大钟。

    Littlemiss Muffy: 慕菲小姐被蜘蛛吓跑了。

    Fivelittle monkeys:五只猴子在床上跳。

    Itsy BitsySpider: 蜘蛛爬进了水管。

    LondonBridge: 伦敦大桥垮下来。

    Ants gomarching:蚂蚁去行军。

    Wheels onthe bus: 巴士的轮子。

    Baa Baablack sheep: 黑羊你有羊毛吗?

......

 

  

    内容无所不包。大部分都是叙事类,仅仅叙述一件好玩的事情,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主观的说教,一切凭孩子自己体会。旋律奇特优美,连我这个大人听完都忍不住嘴角上扬好新奇灵动~孩子的世界不是就应该这样子吗?

    再来看中文儿歌,内容就显得苍白许多,旋律也比较老套。这也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分不开,音乐被赋予太多社会功能,需要服从整体向上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而西方主要重视对音乐的审美,排除臆想和猜测,客观的解释事物的内在。西方的教育也是以个人心灵和自我的极致追求作为终极目标。

 

    身处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国家,也一直在思考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的本质差异,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有时间再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