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在 WIFi 环境中观看
赖国全,江西龙南人,军事院校毕业。2001年接触经典教育思想,在陪伴女儿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即“累积式”教育法。
在应用这套教育方法培养女儿的过程中,赖国全老师深刻意识到这套方法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和普世价值。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受益于这套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于2006年创办深圳市育心经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辞去公职,全身心投入经典教育和累积法的推广工作。
在十多年的推广工作中,赖国全老师在各种场合发表各类演讲超过一千场,直接受益人员达到数十万,间接影响人数超过百万。
视频文字版(重点内容)
一、简介
我叫赖国全,是江西人,我的名字正着念不好记,我们可以反着念,我的名字反过来就叫做全国赖,这样大家就好记了。虽然现在我经常在全国各地做报告,但是我是比较惭愧的。
因为我不是什么专家,这是跟别的专家有所不同的,我只是专门在家里教我的孩子的人,实际上我就是一个家长。
因为关心自己的孩子才去研究教育,所以我这个专家,是专门在家里教育孩子的。
也许是一个因缘吧,在我的孩子五岁多的时候,接触到国学经典这个概念,然后就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读,用的是我自己读书的时候用的方法。我是江西的,大家可能知道,江西人读书是比较厉害的,古代江西这里出了很多状元。
我读书的时候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在当年高考的时候,我的分数也是相当高的,因为我自己有一套学习的方法。
后来有孩子了,我想让孩子学习,就试着把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归纳后叫累积式教育法,让孩子应用。
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孩子的成绩非常让人吃惊,大概能背诵十几部经典,基本上是全文背诵,并且认识上面所有的字。
因为这些成绩。
2004年经过深圳妇联的评选,我们家评选为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当地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慢慢地社会一些家长开始了解到我们家的这套方法。
2008年的时候我们家再次当选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家庭。
2009年我的女儿参加香港大学与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一个经典背诵的比赛,她当时取得了39级的优异成绩。
什么叫39级呢?
背1000个字叫做一级,她背了39级。这个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其中,她背诵最厉害的一部经典就是《易经》,全文两万四千字,孩子可以一字不漏,全文背诵,当时现场有一些家长和老师都在观看,叹为观止。
她的背诵不是吞吞吐吐的,而是一口气可以完全流利的背诵,中间可以打断,就说告诉她停下来。
问她几句话,然后接着再往下背,一样能够继续往下背,所以她的这个成绩令到许多人非常的吃惊。
这个39级包含了《易经》、《道德经》、《孝经》、《大学》、《中庸》、《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等一批经典。
事实上她的能力远远不止39级,因为我们当时要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到通知我们的时候,时间只有一个月,只准备了一个月,所以我们只报考了这七部经典而已。
事实上还能背很多,如果按照她的实际能力,估计会到了八、九十甚至超过一百级。
因为在教育孩子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感觉到这套方法的价值,非常有必要向更多的人推广,所以06年我就从政府部门辞职,自己成立了一个公司。
我们也知道现在考公务员非常的不容易,当时把这个公职辞掉。这个胆量是够大的,是吃了豹子胆的,因为我爱人也没有工作。
辞了工作以后,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当时在部队搞科研,每年的奖金加上工作二十年的积蓄,也有一百多万,结果一年时间全部花光了。
我现在经常回想,感觉有些后怕,但当时连“害怕”这两个字都不知道,每天只知道就是工作,编写教材、录音。
这一套童音跟读的录音,等下有时间我们可以听一下,受到了读经家庭广泛的欢迎,特别是我们制作的《易经》、《黄帝内经》、《诗经》这些教材录音,是史无前例的。
全文注音,全文录音,全部配童音跟读,在出版史上还没有这样做过,是很可贵的,为很多要学习的人提供了很方便的手段。
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陪养孩子的过程,简要地回顾一下学习经典的一些好处。
二、学习经典的十大好处
我们总结了大概有十大好处,因为今天我的演讲重点不在这里,我以前有一个大易教育演讲,在网上是可以看得到的,大家可以上网查看,今天我在这块只是做简单的介绍,后面其他内容会有一些比较详细的介绍(详细介绍请看视频)
1. 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经典;
2. 识字能力:轻松认识数千汉字;
3. 阅读能力:建立广泛阅读兴趣;
4. 理解能力:增加综合理解能力;
5. 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良好的口才;
6. 行为习惯和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
7. 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自然熏陶;
8. 外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9. 音训练:普通话流利标准;
10.思维能力提升:大格局形成。
我们可以看看我女儿的相片,没那么清楚,这是她半岁时候的相片,很胖,对不对?
她的手是多少节呀?
这是一个莲藕手,我们广西有一个城市叫做贵港,贵港那个城市的标志就是莲藕,手臂有6节,很少有这样的孩子,这个时候不能说漂亮,只能说很可爱,很胖。
这是9岁时候的照片,漂亮吗?
(观众:漂亮!)
所以,读书可以让一个人气质变得非常好,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我们通过实践证明了一个人的外貌发生的变化。
假设她不读书,也许跟她爸爸差不多吧。
三、现代教育存在的不足
下面来看看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因为我们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从事教育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的教育都能象我们家庭这样,让孩子变得非常优秀,对不对?
可以这样讲,大部分人的孩子的教育甚至是非常的不理想,整个社会都遇到这样的问题:
不知道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不知道教育到底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
我走访过很多的学校、幼儿园,我发现这些教育工作者的脑子中只有两个字:分数,我们的社会,整个教育界都走向了一个极端。
我们来看看教育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盖房子,我们看看盖房子,有三个方面。
盖房子第一步做什么?
(观众:打地基!)
对,一定要打地基;第二步做结构,第三步进行装修,三个方面。
可是我们在盖“人”这个房子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地基是什么,结构是什么,我们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都不知道。
现在所有的教育都围绕着一个内容:装修,唱歌、跳舞、画画、弹琴、学英语,都是装修,整个教育都在装修层面。
人的基础是什么?
我们的老祖宗,把它归纳成八个字,叫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并不注重道德的教育,所以这类只注重装修的教育,归纳一下,叫做“缺德”教育。
地基不知道,同样也不知道结构,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的结构。大家看看房子,有的三层,有的五层,有的是五十层,对不对?
那什么不一样?
结构不一样。
同样我们的人看起来都差不多高,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结构都不一样。而且大部分的人不会超过十层,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说大部分一层楼都没有,所以连工作都找不到,这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
:“为什么我们新中国成立五、六十年,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他就把这个问题提交给大学的校长,一大批大学校长:“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大学的校长也回答不出来。
我经常在想,,来问我,那么我可以告诉他,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少了地基,缺少了结构,只有装修,现代教育很让人担心。
现代教育里面的目标,我们也是完全错误的,教育的真正目标,我们学过《易经》就很清楚,叫作“蒙以养正”。
一个小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养正是第一目标,养正就是养他的心,而我们现代的做法都是在养形,让他学很多技能,考很高的分数;不知道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养志,养气,因为小孩子是春天,春天要让他有志气。
我们有二句话。
第一句叫:“傲不可长”,一个人可以有骄傲,但不可太骄傲。
第二句是“志不可夺”,我们现在要么让孩子特别骄傲,什么赏识教育,不断地表扬,让孩子特别骄傲,要不然就让他没有志气。
所以在傲与志气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要培养孩子的志气,不要让他没有志气,所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现在整个教育都在围绕着怎么治病,什么叫治病呢?
一个人得了感冒,现在医学机构研究出几十种感冒药,专门研究怎么治感冒,而恰恰就很少人研究怎么不得感冒,我就不让你有感冒,你那个药全部没用。
我们孩子现在出了问题,我们就开始要找《弟子规》,找其他东西去规他,是因为孩子出问题了,现在很多人研究出了问题的办法,就不研究怎么让他不出问题,一开始就让孩子没问题的办法。我们圣贤就有这个高级的东西,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重视的就是怎么治病。
从这样反思出来,我们就知道现代教育很难让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把孩子按照现在这种模式去培养,就会发现“钱学深之问”出来了,孩子统统成不了优秀的杰出的人才。
四、国学经典系统性和根本性
为了让孩子得到道德方面的教育,很多人开始反思,就发现我们的传统国学里面就有这个东西,就有道德,所以我们现在就兴起了国学教育,对不对?好像一下子,全国都开始知道,要学国学了。
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这些国学理论到底完善不完善,学习的方法,是不是科学。可惜的是,我们的国学理论并不完善,现在大部分搞国学的,我认为不过是一种伪国学,是不全面的国学,是不系统的国学,它严重地缺乏两个方面:
第一是系统性。
一般的学校和幼儿园,搞经典教育就读那么一、二本《弟子规》、《三字经》,觉得这就是国学,这是非常不全面的。能学《弟子规》,能学《三字经》不错,但是学完《弟子规》,学完《三字经》,接下来怎么办?
不知道。后面怎么学?
不知道。还要学什么?
不知道。这是没有系统。
系统性怎么讲呢?
比如说盖一栋房子,这栋房子,大家想一下啊,只有钢筋行不行?只有水泥行不行?只有火砖行不行?
这些材料都要,这就是系统,对不对?
那么培养一个人,要让他有大的结构,同样这个系统是不可缺少,你不能只靠一、二本书。
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把经典分类,有三个分类:
第一类是基础类。
打地基的,这类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都是教育怎么做人,所以它们是地基,做人是基础。
第二是结构类。
这个是大多数经典推广者都不懂的,我们知道学经典,但不知道还有个结构的问题,在我们的经典中,真正让一个人有大结构靠的是“经”,中国文字很有特点,凡是特别重要的我们都会加一个“经”字。我们看盖房子,盖房子里面很重要的那个叫什么?钢筋,所以经典里面也有这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经。
在中国最有用的经,叫做六经:《易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黄帝内经》。
不要去理论解释这些经有什么用,我们只要设想一下,一个小孩在他十岁之前,能够把这六经学完,背下,他二十岁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不得了,他的结构将变得非常大。
第三类是装修类。
除了基础类,结构类,其他的内容都是装修类。
这是经典的系统性,在现在的国学教育当中,我们严重的缺乏这个系统的概念,东一本,西一本,有的人学《弟子规》,有的人学《三字经》,有的人学《论语》,是不系统的,随便读的。盖房子如果是随便盖的,有的人拿钢筋,有的人拿水泥,随便盖,那个房子是绝对盖不出来。
同样,如果我们培养孩子时,我们随便拿两本书,这个孩子也培养不出来,这就是系统性。
第二是根本性。
这里有一句话,我们很多推广经典的人都听过,就是在1998年,有一大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开完会之后他们提出一个宣言:“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这句话我遇到很多很多研究国学的人,我都问他,你读懂了吗?他说读懂了,就是应该学经典啊,学什么经典呢?
就是论语啊,弟子规啊,三字经啊。
我说是对,是要学经典,但是你还没有读懂这句话,为什么?
因为这句话有一个时间概念,叫做:“回到2500年前”,这个“前”字很重要,可是我们现在推广经典的,讲国学的,大家有没有发现,通通都是在2500年后找东西。
2500年前是什么?2500年就是孔子在世,2500年前的东西就是孔子学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儒家文化,要学习孔子,竟然不研究一下孔子学什么,反而去研究孔子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弄出来的东西,根本性没有解决。我们后面会用一棵经典树来帮助我们认识根本性的问题。
五、大道至简的累积式教育法
在刚才这些经典里面,我刚才念的经典,有一大堆,大家数一下,有多少?将近二十种。假设没有一套方法,我们要用多长时间能够学完呢?
可能很多人一辈子也学不完,很多的人学《三字经》,可能大部分的家庭都买了《三字经》,但是真正学完了的,有几个呢?
三字经,学三年,学了三年没学完。
一定要有一套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学习。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套方法,叫做累积式教育法。就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帮助我们学完这些经典。
中国文化理想的状态就是掌握四个字,叫做“子曰诗云”。
我们看文章,古代人写文章写得好的,一定是有“子曰诗云”,恰恰是我们这些人,是我们现代人非常缺乏的,我们不懂什么叫“子曰”,什么叫“诗云”。
“子曰”是以孔子为代表的经典文化,其中的经典最主要的是《易经》,《易经》里有大量的“子曰”,还有《论语》,还有《大学》,还有《中庸》;
“诗云”是指以《诗经》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作品,那些灿烂的文学作品,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做学问的东西。那么我们要怎么去学这些东西呢?
没方法的家庭,学校也一样,学习经典非常难,学校一学期只学一本,家庭有的三年一本也学不完,而掌握了方法以后,快的可以一年时间学完十到二十部经典,慢的三年之内,可以帮助孩子把整个人生的地基打好,这套方法,叫累积式教育法。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掌握,我们把累积法归纳成三个字,叫137学习法。
1、是每天最少读一遍,一遍十分钟,大概十分钟,最少读一遍。一遍都不读,那就等于不读,所以最少要读一遍,不要小看这个1,坚持下来,就会非常的厉害;
3、是每天至少读三样。这是生活给到我们的道理,每天三样。因为我们吃菜的时候,每天都要吃好多样;
7、是连续七天。这是易经里面的道理:七日来复。为了得到这个“七日来复”,很多人是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研究出整个天地、整个人发生变化的规律,是七天一个循环,我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这个概念。
凡是说做得到的一定要做到。为套方法是很简单的,赖老师就是这样坚持,和大家不同的,只不过我读经典是早读了几年而已,现在我本人,我的家庭,整个变化都是因为我们应用这套方法读经典,这套方法就是137。
137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理解:
1是易经中的简易性原则。遵守大道至简的原则,非常的简单,要求读一遍很简单;
3是易经里面的变易原则。三生万物,三是个变数,代表多样性,可以变5样、7样;
7是易经里面的不易原则,这个连续读七天是不变的原则,每周一个循环。
1是每天读一遍,3是每天读三本,7是同样的内容坚持读七天,之后换内容。
六、累积式教育法的三大纲领八大原则
累积法的三大纲领:
第一是简易性纲领。
易经讲的就是简单容易,所有的事情必须是简单的我们才能够掌握,就象我们的呼吸一样,一呼一吸,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天天在呼吸,吃饭睡觉都很简单,如果很复杂,会做不到,不能坚持。
第二是多样性纲领。
这个多样性来自于生活,我们知道,我们的营养需要搭配,需要丰富,我们交朋友也要多交几个,需要结交各种不同的朋友。
第三是周期性纲领。
我们做事情,周期性也很重要,一个周期七天,七日来复,这是三大纲领。
累积法的八大原则:
第一是当下读经的原则。
第二是全家读经的原则。
第三是科学读经的原则。
第四是系统读经的原则。
五、不离家庭。
六、不离社会。
八、不离圣贤教诲。
所有的规律,圣贤在经典中都有说明,我们按照经典的指导进行实践,就不会走偏,就不会出错。可以说,今天我讲的所有的道理,都出自圣贤的经典。
七、累积式教育法的价值和定位
这里再补充讲一下累积式教育法的价值定位。我们常常将教育比喻成盖房子,我们就用盖房子来进行类比。
如果我们要盖楼房,我们会计划好盖几层楼,多少材料,需要多少资金,然后我们找一家建筑公司,这家公司肯定能帮助我们把房子盖起来。如果这家公司收了钱,告诉我们不一定能盖好房子,请问,我们敢选择这样的公司吗?
好,现在看一看我们的教育,当我们把孩子送给学校、幼儿园,请问有没有一家学校,会给我们承诺,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培养成才,没有。
甚至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不清楚,要把孩子教育成才,需要什么材料,要学什么,怎么学,整个过程,都是无序的,随意的。不同的理论家,会提出不同的理论,唯一相同的,是他们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够培养成才。
这个是非常残酷的现实,只不过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我们已经麻木了。
所有的建筑公司,把房子建好,几乎是必然的,即使有不成功,也是偶然的。而所有的教育机构,教育理论,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结果则完全相反,成功是偶然的,不成功是必然的。
历史上也有成功的教育,但他们并没有把教育的方法,总结好,传承下来。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但孔子的母亲并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把孩子教育成功的,因此也没有总结出可以流传下来的方法。
我们需要分析一些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教育,看看他们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
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困扰人类几千年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一个孩子要教育成功,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这就是我们的累积式教育法。
可以这样说,累积式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由偶然成功变为必然成功。
只要按照累积式教育法的要求,灵活地实践,孩子的教育成功,已经成为必然。
八、大智慧教育公式(赖国全智慧教育定理)
现在要给到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我创立的一套公式,只要掌握了这套公式,我们就会非常清楚小孩子应该怎么教育,用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这个公式叫智慧教育公式,我把她叫做赖国全智慧教育定理(Z=aM ²/NL)。
Z就是智慧,A是爱因子,M是教学内容的难度,因为特别重要,用平方,分母部分,N是年龄,L是理解力。从这个公式可以发现,年龄越小,理解力越小,教学内容越难,越有智慧。
反之,年龄越大,理解力越大越没有智慧。这个公式:Z=aM ²/NL,只要掌握这个公式,就会非常清楚怎么教育孩子了。
在孩子最小的时候,最没有理解力的时候,去学习最难的经典,他的智慧就会越大。可是我们现在,在孩子最小的时候,我们是给他学最难的东西还是学最简单的东西?
(观众:最简单!)
我们给孩子学最简单的的东西,所以孩子就会变得最简单,我们给孩子学习最有智慧的东西,孩子就会变得最有智慧。
九、判断经典价值的考核标准
再看现在流行的国学经典教育,我们也知道,有很多很多的经典,存在各个流派,有的认为《弟子规》最重要,有的认为《论语》最重要,有的认为《诗经》最重要,我们也给大家进行分析,我们给出一套标准,用标准来考量,看看到底什么最重要,:
第一是作者,谁写的。在这么多经典里面,凡是圣人写的最有价值,不是圣人写的价值比较一般。普通老百姓写的可看可不看,这是第一个标准:作者;
第二是读者,是写给谁读的;
第三是它的创作时间和流传时间,什么时间写的,流传了多少时间;
第四是表现形式,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表现;
第五是历史上有哪些人对它进行过评论,确定其价值;
第六是用这个经典培养了哪些优秀人物,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学了这个经典而优秀的;
第七是形成的格局,通过学习这个经典能达到的格局。
这七个标准我们就可以一步一步拿出来进行比较。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不是圣人,大家看看,李毓秀是不是圣贤?不敢说不敢说,因为他是晚清的一个秀才,没有考上举人啊。
那么《论语》,《论语》是谁写的呢?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那么这些弟子是不是圣人?也不是。
那么《易经》是谁写的呢?
写《易经》的,有一句话叫做人更三圣,最少有三个圣人,其实不止,我们可以数一下,最早是伏羲氏,伏羲氏一画开天,伏羲氏死了以后,神农氏,神农氏死了以后,黄帝,黄帝死了以后,尧帝,尧帝死了以后舜帝,舜帝死了以后,周文王,周文王死了以后,周武王,周武王后面,周公,周公后面,是孔子。
所以《易经》是由很多个圣贤集体创作。
所以我们就知道,光看作者就知道哪个经典最有价值了。是《易经》有价值还是《弟子规》有价值?
(观众:《易经》!)
那么我们现在让孩子们学的是《易经》还是《弟子规》?
(观众:《弟子规》!)
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学校都在让孩子学《弟子规》。学《弟子规》很好,但是绝对不能停留在《弟子规》上,因为《弟子规》只是起步,一定要往前走。
我们接着看读者,《弟子规》是给有问题的孩子读的,它是规,没有问题的孩子尽量不要规,因为“规”,很容易让一个孩子没有志气,刚才讲了“志不可夺”,《弟子规》很容易让一个小孩没有志气。
而我们的小孩恰恰要培养他的志气。
为什么《易经》可以呢?
《易经》第一卦就有自强不息,这就是让他有志气。
那么《论语》的读者对象呢?是中下根器比较低的人。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论语》很多人读了很久,但并不清楚《论语》的读者对象是什么人?
孔子在《论语》里面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所以很清楚孔子讲东西是有对象的,对于中人以下他不讲高级理论,《论语》是给普通的人讲的,谁都可以听,显然《论语》是中等以下的人听的。
这里面我们可以展开很多,简单地说吧,《论语》是不是孔子的弟子作的读书笔记?
(观众:是。)
就是孔子的弟子作的笔记吧,那么,这些弟子学的教材课本是什么?我们做学问用课本还是拿笔记好呢?
孔子教他的学生用的教材,就是六经。
所谓《诗》、《书》、《礼》、《易》、《乐》、《春秋》,这是孔子亲自编的六本教材。我们现在许多学经典,基本上不学这些经,只学书,只学规,这个不够啊,很不够,所以要回到根本上去看。
再来看流传的时间,《弟子规》流传了两百多年,《论语》是两千多年,我们回想这句话“到两千五百年前”的时候就会发现,哪一部著作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呀,是《易经》,还是《弟子规》?
(观众:《易经》)
是《易经》,《易经》是世历三古,一古三千年,所以《易经》的流传时间在九千年以上,她的时间太长了,到孔子集大成,也是两千五百年,《易经》才是流传时间最长的。
再看表现形式,《弟子规》是儿歌式,《论语》是问答式,《易经》的表现形式,是最独特的,以象代理,融规律于卦象爻辞之中,其中有许多文章高远而大气。
我们读过《易经》就会知道里面文章的优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这种大气磅礴,真是无以伦比。
看看历史上的评论,说《弟子规》好的,历史上有没有?历史上有没有人说《弟子规》很好的?
我是没有找到,说《弟子规》好的,只有当代,当代还活着的人说《弟子规》好,古代死了的人都找不着,因为《弟子规》的时间短,古代那时还没有呢。
说《论语》好的有没有?
(观众:有。)
谁?
只有一个人,就是赵普,说了“半部《论语》治天下”,除了赵普还有谁?孔子有没有说过?
老子有没有说过?
没有。
那说《易经》好的有没有?
(观众:有。)
评价《易经》的,首先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评价《易经》:我还想学易,《史记》载孔子晚年喜易。
在医学,中医里面有一位著名的医圣孙思邈,他讲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言太医。”学医的不懂《易经》,你不是真正的最高明的医生。
唐代有一个名相叫做虞世南,他也讲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
所以从唐代以后,所有的做统帅的,作宰相的,都是精通《易经》的。
大家说有没有学过《易经》?
(观众:有。)
。
?
(观众:有。)
,作为统帅型的都是学《易经》的。
,对不对?,没打赢,因为对《易经》更精通。
为什么知道学了《易经》?
的歌曲里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跟八,三八就是三根线变八卦;他为什么不搞四九呀,四大纪律九项注意?
不行的,因为懂《易经》,他的《矛盾论》就是《易经》中的阴阳,其实就是阴阳论;他写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这就是阴阳思维在战争中很好的应用。
懂得《易经》,随便都可以应用。
各位我想问一下,给大家一个思考,男同志叫做刚,女同志叫做柔,在这个刚柔之间,有个应用的关系,我们用一句成语来表达,叫做以柔什么刚?
(观众:以柔克刚。)
给这些“克刚”的同志鼓下掌吧,(观众大笑鼓掌!)请大家记住,没有听我的课,你就以柔克刚,克了就克了;听了我的课以后,要记住,永远都不要以柔克刚!
因为《易经》里面讲阴阳关系是刚柔相济,正确的答案是:以柔济刚。
一个家庭关系里面男女的关系是互相弥补的,男人有男人的特性,女人有女人的特性,互相弥补。
女同志心比较细,男同志心比较粗,他回到家里面,这个鞋袜一脱一扔,女同志去把它整理好,这是你该做的。
你不要说为什么你的心不如我的心那么细,假设男人的心比你还细,他要你做什么?
大家都想想这个道理吧!
所以这个易经思维,如果我们能掌握那么一点点,这些阴阳思维,非常简单的应用,我们的家庭要和谐美满得多。发现他的缺点,正是你可以弥补他的地方,对不对?
你的优点就是去弥补他!作为男人他比较阳刚,比较有胆量,所以如果半夜有小偷来偷东西,外面有声音,一定要男人挺身而出,对不对?
(听众:对!)
如果男人说:“哟,老婆,我很害怕,你赶紧去看一下。”
(观众大笑)
会怎么样?
第二天这个女人就会说,这个男人我不想要了!
我们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很多不应该发生的现象,一个很难过的事情,就是现象非常多,率很高,对不对?
居高不下!
大学生,想的,据说是三分之一,很多这种事情,我们就不展开讲了。在深圳今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名的事件,不知道大家听说没有?“富士康,十二连跳!”
(观众:听过。)
跳楼比赛,他们有关人员曾经联系过我,想叫我去讲讲,但是他们研究之后说我不是专家,最后没让我去讲。假设我去讲课,我认为我最少可以控制到六连跳,后面不会了,率要降一半!
《易经》里面的阴阳思维,我们可以灵活应用,我们看看昼夜的现象:请问大家,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
(观众:白天!)
请问白天过了以后是什么?
(观众:晚上!)
请问晚上过了以后是什么?
(观众:白天!)
好聪明啊,你们很聪明啊!这是自然界里面的规律,昼夜更替,对不对?白天之后就是晚上,晚上以后就是白天!那么,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有没有黑夜和白天呢?
(观众:有。)
当我们最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最多困难的时候,当我们最孤独无助的时候,这是不是黑夜?
(观众:是。)
当黑夜来临,我们要想到,黑夜之后是什么?
(观众:白天。)
这是规律,一定有我们的白天!但是那些的人,他认为他的黑夜会不会结束?
(观众:不会。)
他认为他没有白天了,对不对?
(观众:对。)
所以他选择了最高的楼,跟这个世界说:拜拜!
这么简单的规律,假设他懂得《易经》里面阴阳更替的应用,当遇到困难,我们就忍一忍嘛,黑夜过了就是白天嘛!我们积极的准备,对不对?
易经讲潜龙勿用,还不能用的时候就好好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做好准备,当白天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光芒万丈!不要怕困难,困难有什么关系,很快就会过去的!
所以《易经》会给到我们很多,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易经》,我们的整个格局会发生变化,人生会发生变化,观察世界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我们也可以看看,学习《易经》这些经典,培养了那些杰出人物?老子、孔子、诸葛亮、,都是学易的;那学习《论语》培养的杰出人物有那些,能不能举例?我专门去找,到底谁是真正学了《论语》成才的?
很可惜,我没找到!
学《弟子规》成为优秀杰出人才的有没有?
很可惜,至今尚无,时间太短!我们要用1000年的时间来检验,我们要等着瞧!
这些是我们提出的简单的考核标准,这样一考核,我们会很清楚,我们推广普及经典教育,应该学什么?
(观众:易经。)
假设我们暂时没条件,学《弟子规》,学《三字经》,那么只要有条件的时候,就应该继续学习更好的经典,对不对?
不能停步!这是我们希望给到大家的思考。
我们看看这棵树,就会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
中国文化的根部分,一定是最古老的,最久远的。
就是这些经:有孝经,有易经,有诗经,有道德经,有黄帝内经,这就是根!
中间的部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上面的部分,就是这些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数学,英语!这根、茎、叶,非常清楚!
能不能把上面的部分放在根上?
这是不可能的!
三字经不能放到根的部分,因为它就是后面的,时间上不对!所以从这棵树上,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十、累积式教育法成功案例
通过这样的分析,相信大家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系统性、根本性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这套学习方法,用这套系统性的方法去学习,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我的孩子赖思佳,赖思佳很优秀,我是非常的欣慰。
这套方法,目前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受益,培养的优秀孩子也是非常的多。
在培养这个孩子的时候,禾羽奶奶很听话,我们对所有的家长有几个要求:
第一要上网学习七天;
第二,当采用我们的方法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写读经日记。
十一、中国文化企业存在的不足
我们将来会到幼儿园,会到学校去进行推广,学校、幼儿园现在有些状态,虽然国学已经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还是没有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大部分都没有,认识不足,以为对学习没有帮助,少数已经开展的,内容不系统,只学《弟子规》,只学《三字经》,这个不够,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努力,帮助这些学校、幼儿园提高认识。
多数开展经典教育的机构,同样因为没有科学系统的方法,效果不理想。一个小学,一个学校,能够把《论语》、《大学》、《中庸》完整背完的,非常少。
中国文化存在两大缺点,在中国做文化企业,文化企业为什么做不大?
第一是文化企业没有服务意识。
你看我们买手机啊,手机一定是有服务的,对不对?有三包的!但是我们到书店买书有没有服务呀?买完书以后有什么服务没有?基本是没有服务的,缺乏服务性!
第二是文化企业缺乏合作精神。
我们中国的文化人,有一个毛病,文人相轻啊!他做国学,做不开,是没有办法,一旦他做出规模来了,有一定的影响了,他会怎么样?他会自编教材。
这个自编教材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不懂得与人合作,你要跟别人合作,你的专业如果不是编教材,而是搞教学,我们就应该专心去做教学。
我们很多做文化的,不懂合作,什么都想变成自己的,一编教材,你就跟人家专家失去了联系,你又不是专家,教材也没有编好,教育也没有搞好,所以教学效果很差。
我碰到这种人很多,所以把这个问题讲给大家听。
十二、学校应用累积法成功案例
我们也看一看,采用我们的学习方法,现在多不多呢,不多啊,我很遗憾。在我们中国,我们的小学,有28万所,现在全面采用我的方法的小学,只有两所,非常可怜,但是这两所采用累积法进行教学的小学,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
这个是郑州的优智学校,他们系统地采用我们的教学方法。今年的四月份,我去郑州演讲,他们展示了一下学校的教学成果,仅仅实践了一个月,有三个实验班,三个实验班的孩子,背了三个小时,一个班背一个小时,滔滔不绝!
校长、老师都非常吃惊!他们进行经典教育实践,搞了十年,以前的效果没有这一个月的效果那么好!这一个月下来,孩子都能背一个小时以上,太让人吃惊了!
在讲课之前,孩子们上台表演,踊跃上台,家长都非常吃惊,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背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原来能够背那么多的经典!
因为实践的时间很短,家长还不知道,很吃惊!这是郑州的优智学校,这是我在那边做演讲的相片。
在我们广东、广西,做演讲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来听课的,基本上都是妈妈,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是女性,对不对?
在南方,关注教育的基本都是女的!
但是我在郑州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们妈妈少,基本上都是爸爸!这是很了不起的现象!
在中国,如果爸爸能够关心教育,这个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现在是我们的爸爸经常是不管教育的,丢给妈妈!所以妈妈非常难做,她想让孩子读经,有的爸爸还要反对!在郑州我们发现爸爸们是关心孩子教育的,说明中原地区的文化,确实是不一样!
另外一个是山东的日照小学,他们学校很大,有四千多学生,采用我们的方法。同样,他们试用了将近三个月吧,效果非常理想!我们看看他们的教室,这些孩子在教室里,是统一读经!
孩子们很喜欢读经。我们家长大人老以为孩子不喜欢读这些东西,错了!你是不给他机会,只要我们给他机会,他就给你飞。
如果我们不给他机会,那就没办法了。孩子们在课堂里你追我赶,读的声音很大,很统一,很整齐,看了都让人感动。
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场地,大家可以看看,台上一大群小朋友在进行表演,在台上背诵。大家再看看台下,台下的小朋友全部拿出书,跟着诵读,跟着读书,这个场景真让人感动。
我们的孩子多好啊!可是多少短视的父亲、母亲,我们的老师,没有尽到责任,不给孩子读经,把孩子浪费了,这种情况很多,很多。
十三、师道尊严
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一定要学会一样东西,叫做师道尊严。明师难求,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非常难的,要有很高的道德学问,要清楚身上的责任。老师是有责任的,别人叫你一声老师,我们教一个孩子,教对了,是有功劳的,教错了呢?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学问,把孩子教坏了,会怎么样呢?
大家知道地狱里还有一个十九层,听说过吗?那是给谁准备的?这个第十九层地狱是给老师准备的!所以老师教育学生,明师一指,地动山摇,老师的重要是“亲恩难报,师恩再造”,“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做老师的,要明白师承三义:
第一,要有足够的道德学问去传承给别人,所以要好好学习;
第二,要承诺能够教好学生,要有所承诺,不能随便乱教;
第三,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教好,要承担责任,这个后果是我们老师来承担。
我们老师因为没有这种师承的概念,师道失传,中国文化讲究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中恰恰就是少了第六伦,师生关系。
现在我们要恢复师道尊严,需要我们老师明白责任,真正做到有学问,有道德修养。
现在我们顺便讲一下《易经》的一个卦,井卦,给大家看看《易经》是怎么讲做老师的。
井卦,井,大家看这个字,它就是四面八方的意思,有八个方向。
井有四德:
第一,井水是养人的,对不对,井水是给人喝的,所以有养育之德;
第二,井是很谦虚的,它只在一半的水平上,水永远不会满出,所以教育一个人不要骄傲自满,就是要学习井的谦虚之德,不要满出。
第三,井的位置一旦定在这里,它是一辈子定在这里,永生永世都不会改变,所以有坚贞之德。
第四,井水非常好喝,很甜,有甘甜之德。
那么我们来检讨自己,我们哪个老师具有这些品德?我们是不是以养育万民为己任?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虚怀若谷?我们是不是能够坚贞不变?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努力的工作。我们讲出的课是不是那么甜美,让人听了很有味道?是不是甘甜的?假设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不就是圣贤吗?
所以我们要学习井。我们从井里引申出一个词:奉献。什么叫奉献?我们老师现在讲“奉献”经常用一句诗来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台下听众和赖老师一起说)这是不是我们老师的奉献?对不对?这种奉献前面要加三个字,叫做“式奉献”。大家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春蚕死掉了,蜡炬烧干了,是不是?
一个人真正的奉献,应该学井的奉献。井水,我们去打井,打完以后,还有没有水啊?
(观众:有。)
再打一桶还有没有水啊?
(观众:有。)
它是源源不断地奉献,不断地奉献,而自己不会干涸,自身不会受到伤害,这才是真奉献。
可是这个方面我们社会有个错误的观念,我们希望你奉献之后就要死掉。一个人去河里游泳,看到别人在水里快淹死了,他就去救,如果这个人很会游泳,他把人救了以后,自己没有死,请问有没有新闻媒体会去追踪报道?
(观众:没有。)
不会有的,一定要这个人死了以后才会有媒体报道,就会追认他为英雄,对不对?我们深圳曾经出现过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物,大家听过没有?
(观众:听过。)
他像蜡炬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几百个孩子,结果他把自己也奉献了,他是不是奉献?
(观众:是。)
是不是式奉献?
(观众:是。)
大家可能还不了解,赖老师到现在为止,帮助的人最少在十万人以上,我的水性很好,从小到大,到水里面救人,我共救过六条生命,前二年我在深圳梧桐山登山,也救过一个从山顶滑落下来的姑娘,不过到现在没有媒体报道过我,为什么?
(观众:没死。)
确实是,因为我没死!
这是我们社会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错误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学了《易经》就知道,真正的奉献应该学井,叫井养而不穷。
我们做为老师,如果要像井那样源源不断地奉献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善于学习。井就是善于学习,善于把周边的水吸过来,净化,再奉献给别人,对不对?所以老师要很善于学习。我们还要坚贞,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努力奋斗。
这里面有个成功的秘诀,一个量化的标准,大家想知道什么是成功吗?
(观众:想。)
一个人如果要成功,用量化的标准,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一万个小时。假设我们能做到这样,在哪个岗位上都能成功。
这是成功的秘诀,非常简单。赖老师在学习经典、推广经典的道路上,坚持了九年,所以我有现在的一点成果,是因为坚持。无数的人成功都是找对一个方向,然后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努力,一万个小时之后就会发现,他成功了,非常的简单。
井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打井的人。打井的人知道这个井里有水,他应该带一个空桶子还是一个满桶子去打水?
(观众:空桶。)
我们是不是告诉大家要有一个空杯的心,对不对?空杯的心太小了,告诉大家,要有空桶的心。
要带一个空桶去,不要带漏水的桶,对不对?
所以井卦里说“羸其瓶,凶”,因为看到有人去井里打水竟然不带绳子,不带桶,他没有工具,打不到水,对不对?
现在我们这里有一套很好的教育方法,一套很完善的教育理论,我们应不应该很好的学习?我们求学,跟人家学习,要不要怀有一颗谦虚的、空杯的心?
如同到井里打水,要带好一些材料,这些材料也许要付出一些基本的成本,买绳子,买桶,我们得准备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要去准备的东西。
我们要学习一套教育方法,同样也要准备一些东西,除了空杯的心态,可能还要购买教材,还要参加一些培训,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做井的事业,创造幸福的人生,我们只要懂得井,就会得到幸福。这是讲解了经典里的一个井卦,因为时间关系,不能给大家讲太多,只能稍微给大家讲一个井卦,明天下午,在多闻学堂还会和大家继续分享。
十四、育心经典中心完成的工作和规划
在引导许多家庭读经的过程中,我们还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是给到大家一个理想。现在很多孩子跟着我们在读经,为什么他们会跟?因为这些孩子有理想。
我在学习易经几百遍,对易经有了系统的理解之后,发了一个大愿,我想在这辈子收一千名弟子,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经典,掌握完整的中国文化。这些弟子我要让他们精通《易经》,以《易经》为首,包括《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等,我们会不断地讲经,目前已经把《易经》全部讲完了,开始进入《道德经》《大学》《中庸》。
我发了这个大愿之后,实践证明非常成功,现在很多人,掀起了一股学《易经》的热潮,跟我学《易经》的人现在超过了五千多人。
经典教育,它是历史的潮流,是我们生命需要的,也是现在的文化复兴大势所趋,可以说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十五、人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智慧
最后再简单的讲一下我们学习这些东西需要掌握的基本智慧,我们人生需要哪些基本的智慧:
第一要有基本的预见力。
各位老师啊,我们是幼师,我们现在如果这样的学习,将来一定是要出来找工作的,我们能不能保证自己将来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恐怕很难保证,我们能不能想到第二条办法,帮助自己很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
我们要预见一下;将来我们还要当妈妈要教育孩子,我们有没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好,如果教育不好会怎么样,这个也要预见。
今天听我的课,我是第一次给大学生讲课,以前一般都是给妈妈讲的多,是有孩子的,今天第一次给大家这些未成年人介于成年人之间的学生讲课,也许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学习对命运会发生的巨大的作用。
不知我今天讲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听进去?
大家觉得我讲得好不好?
(观众:好。鼓掌)
如果觉得我讲的好,我们就要做出一个判断,要有基本的判断力,判断后,就要有基本的行动力。
要行动,对不对?
我们听过一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请问这句话对不对?
(观众:对。)
这句话是不对的,知识要加行动才能等于力量,学了再多不行动等于没有用。我们很多人都很喜欢学习,一天到晚学习,学了很多,可是不去行动,所以一定要学以致用。
老子把人分三品,上品,中品,下品,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真正成功的人就是这个上士,“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我希望听到我的讲座的都做上士,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是人生需要的基本智慧。
假设我们没有这个预见力,我们不妨看看这种情况:
这是深圳市的人才大市场,只要有1000个岗位,就会有10万个人在那里竞争,所以去深圳找工作大家要慎重,非常艰难,是不是只是深圳这样,别的地方呢?
这是广州人才市场,这张呢,这是什么?
这是考公务员的现场。
(观众:哇!)。
假设我们没有一个基本的预见力,以为这样混,混,混,混一张文凭,混出来就能找到工作,混的结果,就是到那里去,我们的孩子要到那里去,我们的老师也到那里去,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所以我们要有基本的预见力,这是基本的智慧。
十六、人生没有智慧的四大表现
我们再看看人生没有智慧的四大表现,大家可以检讨自己,看看我们有没有:
第一不智,遇明师不拜。
我们都希望人生遇到明师,对不对?有贵人相助,好不好?(观众:好。)我们人生里面不是没有明师,不是没有贵人,我们缺什么,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明师的眼睛,再好的明师在你面前却看不见,视而无睹,这是我们最可怕的最没有智慧的表现。
我讲的明师不是指我赖老师,是经典,是《易经》,是《黄帝内经》,因为经典让无数的人成功,我们为什么不学习?!
第二不智,得良友不交。
我不敢说自己是明师,在教育孩子和学习经典方面,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对不对?在怎么学习经典,特别是怎么学习《易经》上,我是有一些方法的,所以,我认为是有资格和大家做朋友的。
第三不智,是有双亲不孝,讲孝道。
第四不智,是生子女不教。
有孩子不教,子女不教会怎么样?增广贤文里说,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其实,养猪养大了还可以卖钱呢,养孩子养大了养成坏人,是什么状态?虎毒不食子,人毒不堪亲,他会六亲不认。
大家看看这个新闻,这个16岁的少女,因为不满意妈妈,花500块钱让自己的同学杀掉妈妈.
(观众:哇!)
这个20岁的男孩,不但杀掉妈妈,而且做了极端可怕的事情,请问这个妈妈,或者请问这个孩子的老师,你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干什么?
我们要谴责这个杀人的,但是最应该检讨的是没有对他们进行良好教育的父母亲,老师们,在他小的时候为什么不教他好好做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长大了杀自己,你养他干什么?
这种事情很多,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神童,很优秀,考试很好,这也是一个典型,2岁上学,4岁上小学,12岁上高中,14岁上大学,这个是神童,可是在上大学之前了,因为小小的困难,了。所以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真的太可怕了,而这种可怕的现象现在比比皆是。
我们再看那些所谓的高考状元,现在有一个调查表,说历年的高考状元,全军覆没,所有的高考状元都没有成为杰出的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没有一个,所以我们拼命的让孩子读书,就算读成了状元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整个教育系统都为了分数在奋斗,这是极端错误的,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其次要让他有结构,我们一定要懂得孩子没有教育好的这种可怕性。
今天的课程两个多小时了,我相信如果是第一次听到我的课的,一定会有些震撼,会有些启发,有些话我以前不想说,还有很多问题不想讲得太清楚,但是,我有基本的良知,有些东西我要不告诉大家我会良心不安。
那么我们这些将来都要为人师,为人母,为人父,我们要是不懂得这些基本的东西,我们怎么当老师?我们有没有资格当老师?我们怎么当父母?我们的良心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