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早教儿歌 >和县 l“蔬菜+”加速绿色崛起 生态与文化齐飞

和县 l“蔬菜+”加速绿色崛起 生态与文化齐飞

2022-07-29 14:38:48

☀ 天天推送和州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本土视频方言笑话等用心内容,免费发布招聘交友、求职房产便民资讯····关注我们真的很热混哦!!同名APP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推广合作 QQ:100100418 TEL:13365656166(撒)



“蔬菜+”加速绿色崛起 生态与文化齐飞
采摘蔬菜

和县,“中国蔬菜之乡”。沃土广袤、河流丰沛,充足的光照和雨水孕育出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崛起涵养了最深厚的底蕴。

蔬果美食,时空转换,历史在现代厚积薄发,演绎出“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传奇,摘下“中国蔬菜之乡”、“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菜园子”等美名。

蔬菜大棚

厚重的历史邂逅现代的农业,加速了和县的绿色崛起,蔬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为,“蔬菜+”,背后是产业,造福一方人民;“蔬菜+”,背后是生态,保护一方水土;“蔬菜+”,背后是文化,凝聚一方精神;“蔬菜+”,背后是生活,连起城市的乡愁。

成熟的小番茄

“蔬菜+文化”:弘扬底蕴 继承创新

30万年前,和县猿人就生活在古老的和州大地上,在这片神奇的田野上,孕育无数宝藏,蔬菜就是其中的一宝。

和县素有种菜的传统。据县志记载,战国时,和州大地上已开始种植蔬菜,种类有葵、藿、韭等。经汉、唐、宋、明、清历代的培育和引进,至民国期间,和县的蔬菜种植品种多达30多种。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县蔬菜进入了“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崛起时代。

68岁的李正飞是“五个能人”中的一位。1983年,家住历阳镇太平村的李正飞因为家境贫寒,吃不饱肚子,就在自家门后的一块三分地里种了辣椒、番茄、韭菜、白菜,一下赚了1400多元。巧的是,同村的刘斯荣、黄耀祖、尹仁志、黄立方等也在自家田地里试种了蔬菜大棚,当年实现亩均2500元的纯收益。

西瓜

1984年,和县县政府总结推广“五个能人”的成功经验,并成立蔬菜研究会。

另一个“能人”黄立方回忆,当时慕名来学技术的农民很多。农忙时节,自己不在家,可又怕一心学技术的农民跑空了,怎么办?他特意跑去县城录了个磁带,详细录下自己育苗、种植、防病虫害的技术和经验。就这样,亲帮亲、邻带邻,大棚蔬菜种植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这一阶段,和县的蔬菜发展以大棚早熟栽培为主要特色,商品菜生产初具规模,蔬菜种植面积8.5万亩。

从1991年到1999年,和县蔬菜从拉着板车贩卖走向“万吨蔬菜过大江”的活跃交易,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2万亩。

从2000年开始,和县蔬菜步入以蔬菜标准化、规模发展为主的提升阶段,率先在全国实现蔬菜生产无公害化、标准化。

据介绍,仅是大棚技术已经历了四代革新,从最初的竹制简易大棚,到钢构大棚、连体大棚、新型二代日光棚等等。随之同步的,还有各项新技术,如大棚辣椒秋延越冬在田保鲜栽培、高温煮田土壤调理技术等,申请了专利,不少还解决了世界难题。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办法和应聘到江浙、湖南等多地进行蔬菜生产辅导的“和县师傅”一起,名扬四方。

2013年,和县荣获“中国蔬菜之乡”,桂冠加冕之时,往日的付出和努力历历在目:2002年起,和县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先进示范基地。2005年,“皖江”牌蔬菜雄踞“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首位;2014年,,成为马鞍山继石臼湖螃蟹之后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派生机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县举手投足间,尽显中国菜乡风范。

为更好地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和县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局,出台了《和县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菜农,并把蔬菜生产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

而今,和县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今年,全县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43.8万亩,总产量112万吨,总产值22.5亿元,蔬菜从业人员人均种菜纯收入3.0万元。

在和县,种蔬菜、爱蔬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了和县特有的文化内涵,融入了和县人的血脉。

从2004年开始,和县创新形式,开始举办蔬菜博览会,以蔬菜为媒,搭台唱戏,推广宣传和县蔬菜,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届。

在传承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从2014年开始,和县将蔬博会与农业嘉年华完美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全民亲近蔬菜、体验生态、感受农业的狂欢节,拉近了城市对农村的乡愁,促使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

辛勤的农民

绿色
green
“蔬菜+产业”:瞄准高端“打造一条链”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从最初的一个乡镇到现在的所有乡镇,从当年的12家种植大户到如今的7万多农户,从开始的几个品种到当前的百余个种类……在过去的30多年,和县的蔬菜产业已然从“星星之火”成长为“燎原之势”。

春末夏初,各类绿色无公害蔬菜却在阳光下尽显生机勃发。这股向上的活力同样流淌在敢闯敢干的和县农民的血液里,而这份敢闯敢干的豪气也激励着和县一批又一批能人。

张伟,1995年起从事蔬菜种植,给他带来最大收益的是冬季辣椒,这也是和县菜农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保鲜技术”,通过调节空气、温湿度等方法,可以让第一年冬天成熟的辣椒在田保鲜至来年的5月。

在和县,已有许多像张伟一样通过种植蔬菜致富的农民。这个让农民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培育,现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43万余亩,产量超100万吨,总产值超20亿元。

2010年,和县出台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明确县财政每年将安排500万元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基地建设、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品牌培育等重点领域。

这个“行动”的出台实施,吸引了一批人。形成了众人参与“形成一个面”的态势。

红的西红柿、青的豇豆、紫色的茄子——色彩斑斓的蔬菜把深秋的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基地装点得多姿多彩,而在2012年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荒岗。回乡创业的杜昌明看准了机会,在这里建起了蔬菜大棚。

而提到丰富品种,那就不得不提到济洪蔬菜专业合作社。“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新品种的推广。原来和县蔬菜就是番茄、黄瓜和辣椒‘老三样’,我们这些年增加了高架番茄、黑长茄等多个品种。”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说。而它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在和县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先河。

对于和县的蔬菜产业来说,2009年无疑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当年11月,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揭牌,成为省内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十大杰出农民”之一的洪基谋2011年8月在创业园内“再次”创业,承包了460多亩地,“和县蔬菜种植有基础,加上我们的品种和技术,可谓强强联合。”他说。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县无公害蔬菜年产量已达到了100万吨,和县“皖江”牌蔬菜名列全国十大蔬菜品牌之首,和县辣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今年,和县还将对现有蔬菜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向设施规模化种植、集约化育苗、蔬菜物联网建设、品牌培育、农机农艺融合和蔬菜深加工原料基地建设等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倾斜,补齐短板。

健康
health
“蔬菜+生态”:和县蔬菜放心吃

30多年来,和县蔬菜的发展不是简单地追求量的积累扩大,而是不断追求转型升级,提升蔬菜品质档次。和县蔬菜放心吃,是和县蔬菜打出的一张“王牌”。

“和县蔬菜放心吃”,首先得益于这里的好水好土。

自然是慷慨的,和县耕地广袤、河流水量丰沛,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来充足的光照和温润的气候。物产丰饶,资源得天独厚,使得和县成为传统农业大县,田野里传承着华夏古老的农耕文明,生生不息。自然的无私给予,再凭借和县人的智慧、经验以及辛勤的劳动,大棚种植的蔬菜瓜果成为和县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名片”。现如今,和县一年四季田产的怡红快绿,让农民喜上眉梢,各省通衢的外销运输,常年川流不息。

和县的“放心菜”,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和县不断推广普及农业法、物理法、生物法等各种绿色防控新技术,相继推广了水旱轮作、遮阳避雨覆盖、微(滴)灌等新模式新技术,还独创了高温煮田土壤调理技术,推广普及了防虫网、黑色地膜、银灰地膜等物理防控新技术,通过有效的绿色防控病虫害,保证了蔬菜产品的品质安全质量。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除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规程生产外,和县还引导一家一户按照园区模式生产,从农资购置、育苗、生产,到采收、包装、销售,都严格按照标准化规程操作。

今年,和县还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利用正在建设的蔬菜物联网平台,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和县还计划利用蔬菜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打造5个“互联网+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

不仅如此,和县还“卡”死剧毒农药。早在2001年,和县就着手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适时公布15个品种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颁布《和县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在全县范围内禁售73种农药,凡国家规定禁限的在这里全部禁售,从源头上狠抓质量安全。2007年,,2009年,全省唯一一家省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和县,一件件文件的出台,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和县蔬菜“从农田到餐桌”放心安全食用,使和县蔬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代。

在和县,蔬菜闯“四关”才能上餐桌。蔬菜采摘前,都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只有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采摘后,县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县蔬菜产业发展局、镇上都要过来采样检测,再加上批发市场的检测,至少要进行四次检测才能上餐桌。

和县蔬菜质量检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每次蔬菜上市时,他们都要采取定期检测和随机抽检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对全县的蔬菜进行检测。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就把信息反馈给蔬菜产业发展局和所在镇,由他们告知种植户。

不仅如此,和县还对产地环境开展检测,县环保部门承担着出口示范区土壤、大气环评检测任务;县土肥站对蔬菜产地测土配方。他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全县所有村都配备植保员。他们担负着蔬菜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资料发放和生产监控的任务,通过不间断检查,查库房、看用药生产记录,保证蔬菜品质。

据了解,今年,和县将围绕唱响“和县蔬菜”品牌的整体要求,整合现有品牌资源,按照“和县蔬菜+品牌+生产基地”的思路,鼓励以镇为单位成立基地联合体,主推一个品牌。同时,将出台主要蔬菜品种分等分级地方标准,要求各蔬菜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分级标准包装上市,以扩大“和县蔬菜”的知名度,努力打造蔬菜全产业链,推动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掌 | 上 | 和 | 州 |

和县最具影响力的新锐自媒体

传播和州文化   展现家乡风采

推送本地资讯   共筹同城活动

QQ:100100418  TEL:13365656166(撒)

加小编微信吧:sazhongyi 

大家帮忙把我们公众号置个顶吧!谢谢!

精彩老贴~和州人都在看

和县全境实际使用测速探头全曝光!(必收藏)

如何证明和县人是和县人

抗日女英雄成本华铜像揭幕仪式(全程图片报道)!

和县生意人都需要的,一个让您业务量倍增的免费方法……

和县名胜(你全都知道吗?)

和县上演真实版速度与激情!!








和县人,你能用一句话证明你在和县呆过至少十年以上吗?

和县文昌塔的故事(有图有视频)

【和县特色】和县小丫头怎么用正宗方言谈恋爱!!

这才是正版的和县方言老贴,大家顶起来!

和县第二中学七十周年校庆启事

推       广

 免费发布便民信息  

      无论你想企业招聘新人求职房屋租售二手物品买卖寻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都可以上我们掌上和州的便民信息平台!免费发布,长期保存,方便查找,实用高效!不但真正免费,也不需要任何转发等附加条件!再也不要老是查看朋友圈了!!!数十万的和县网友在这和你一起哦!

1、电脑端登陆掌上和州便民信息免费发布;网址:www.0555hz.com

2、直接点击本文最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界面,免费发布信息!!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和县便民信息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