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期儿童生长发育速度稍有下降,但是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还是较高。在此时期,儿童对食物的选择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对家长安排的食物要求有逆反心理,容易导致偏食和挑食。
由于进食不专心,用餐的时间延长,从而导致进食量减少,进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问题。此时期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喜欢模仿家长,是良好的膳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家长,有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将对孩子带来无穷的好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时期的膳食要点:
1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以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应该以谷类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2
应该鼓励儿童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互相代替。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该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快乐的进食。
3
鱼、蛋、禽、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动物性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比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中赖氨酸的不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动物肝脏所含的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2、叶酸等。
鱼、蛋、禽、瘦肉等含蛋白质较高、饱和脂肪较低,建议儿童可以经常吃这些食物。
4
奶类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外,含钙量也很高,且利用率也比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中提高的钙普遍偏低,因此,对于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应该鼓励每天饮用牛奶。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质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及避免城市中由于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常吃大豆及豆制品。
5
为了保护儿童的消化系统,避免干扰或影响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和喜好,预防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儿童膳食应该清淡、少盐、少油脂,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和调味品。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零食是指在一日三餐之外添加的食物,用以补充不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学龄前的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多,所以营养素的需求相对比较多,水分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为1000-1500毫升,且以白开水为主。
6
今世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则合成生长所需蛋白质以外的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积而使体重过度增长,久而久之发生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活动量又过大,可能由于能量不足而引发消瘦,造成活动能力和注意力下降。所以儿童需要保持食量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7
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容易出现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食物过量。
当受冷手受热、有疾病或情绪不安时,容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方面,家长应该特别的注意。
8
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
幼儿园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度,减少疾病的传播的机会。不要食用生的(未经过高温消毒过的)牛奶和未经煮熟的豆浆,不要食用生鸡蛋和未熟透的肉类加工食品,不吃污染变质和不卫生的食物。
相关阅读:
儿童歌曲大全100首:孩子们最喜欢的儿歌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