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诗歌联盟】
原创诗歌电子微刊
第231期(总522期)
1—1版 本期编辑制作姚建生
诗人风采
作者简介
沈卫林,1981年生,桐乡人,毕业于嘉兴农校,学农事农20年,热爱桐乡这方土地,对农业农村有着言之不尽的感情。诗文全凭爱好,泥土气息略重,偶有小作发表,入不得方家眼。工作之余,愿用文字与脚步为风雅桐乡尽绵薄之力。
作品欣赏
桐乡古桥棹歌百咏(二)
《题记》 “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塘。两岸一桥相隔住,乌镇对过是桐乡。”梦里江南是唱不尽的歌谣,水乡古镇有走不完的古桥。桐乡727平方公里分布各式桥梁3700多座,今存古桥300余座。这些桥把一条条河网连结在了一起,更把桐乡人的生产生活与文化交通联结在了一起。当石桥这件让人顿生美感的物件置于水乡这个望字生情的特定场景之中时,便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根基,一座座桥也便成了水乡文脉的一个个情结。风雅桐乡需要历史的积淀,更需要感性的实物,保护好以古桥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对桐乡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深厚情感的表达,也是我们把她建设得更美好、更有内涵的动力。
闲暇时行至桥头,触景生情,拍摄百桥并写得疏鄙习作100首,敬请批评指教。(今天刊发第三期41至60首——编者。)
41, 蒋婆桥
婆心慈爱荡泾平,去木为岩脚步轻。
娄上桑芽春已放,孤孤野草点繁星。
42 ,智义板桥
沙渚卷雪弄塘声,十里骑塘变幻城。
星石云云留不住,落晚村里一灯明。
43,梵山坟桥
一马平川入越乡,梵山小径又呈黄。
南沙塘口临危路,四大名山最此殇。
44 ,塔石桥
黄梅五月半晴阴,漕泾溪村几绕行。
枕上窗中花已落,枝头飞上小蜻蜓。
45, 打米谷桥
静卧浜头夜夜仙,打米谷里雨绵绵。
儿童调戏门前水,不觉春归又一年。
46 ,南泾桥
溪声隔岸上长堤,偶有仙翁树下栖。
水过南京人影散,凫鸣替代五更鸡。
47, 坟桥
斜傍户舍木芽河,一片云霞几度歌。
斗转星移东逝去,层层堆作烂樵柯。
48 ,司马高桥
御儿湾里六条桥,当世皆言此影娇。
若未群芳随浪弃,便无一韵断魂消。
49 ,青石桥
一片青萝出水中,鸣虫宿宿正酣浓。
晨来静下矶头座,钓到鱼儿已近舂。
50 ,万寿桥
何城巾旆对官庄,难料明朝已作殇。
燕子哪知人世事,彷徨庙里绕孤窗。
51, 福寿桥
一河入市抱村中, 南已繁花北曈曚。
福寿融融留静处,书声隐隐到桥东。
52,天水桥
南沙桑叶似描脂,密密麻麻吐绣丝。
行过中沙景卫庙,留良蚕近四眠时。
53, 庄安桥
三间草舍掩柴扉,窗外红稀绿正肥,
聚聚庄庵聊往事,恰如昨日过桥归。
54, 青龙桥
连片金田似锦裾,青龙纤巧卧沟渠。
杨家春色无雕琢,回看花中蟹舍居。
55, 施家桥
为读经伦曲变衢,建通书架扫贫愚。
晚村吟唱谆谆在,字学须臾理学徐。
56, 青石桥
杂枝矮树竟高低,合抱南阳一小溪。
独立南桥风未静,北桥残花化成泥。
57,磨坊桥
昔闻崇德有苔阶,过往台前踏草鞋。
还见汤家桥上柳,语溪水路已成街。
58 ,沈莫道桥
休说前年见草哀,今朝两岸露新腮。
夏家兜柳年年绿,留以村中碧草苔。
59 ,万兴桥
溪流洄溯碧粼粼,座看东村水上邻。
若爱长居抛俗事,无关此处富和贫。
60 ,华家桥
芝村集镇近山门,赛会清明处处闻。
早已不为蚕桑事,河清漾里斗三军。
图:沈卫林
《 关于我们》
《凤鸣诗刊》创建于2016年3月。是《中国力量诗歌联盟》成员。诗刊由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指导,每日推送一期。诗刊以作者个人专辑为主,同时开设如下栏目。
1.《同题诗会》每周一期。
2.《南风诗评》每月二期。
3.《精选荟萃》每月一期。在同题诗中选录优秀作品,并简要评语。
4.《诗教园地》不定期。主要刊登诗教基地师生的作品。
5.重大事件专题栏目,不定期。
6.采风、联谊、其他活动等专辑,不定期。
7.组织参予的各类诗歌比赛专题。
本刊自今年开始已开设原创保护、留言、赞赏功能。欢迎读者留言、赞赏。个人专辑的赞赏费初步确定50%作为作者稿费(不足50元不计) ,其余留作平台日常运行费用。
欢迎来稿。来稿要求以诗词为主。古体诗、词10首以上;现代诗、散文诗5首以上;诗评一篇。并附100字左右简介,近照二张。稿件必须原创,文责自负。如果是转载必须注明。投稿后请加微信,以方便联系。
来稿邮箱:
1482002804@qq.com
或371779808@qq.com
微刊号:
yjs15068322286
微信群:
《凤鸣诗刊》文学诗词交流群
微信号:
yjs572286
微信时代,我们用微力量点亮诗坛。《凤鸣诗刊》立足桐乡,面向全国。这里是文学爱好者的心灵家园,这里是诗人创作交流的阵地。
顾问:蝴蝶庄生
毛建翔
方亦盛
张金荣
主编:姚建生
副主编:王 英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