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歌故事 >小酒群特评|小酒群九月诗会《秋风》主题诗特评:在小酒群混,不易!——

小酒群特评|小酒群九月诗会《秋风》主题诗特评:在小酒群混,不易!——

2022-07-20 08:36:35

惟有饮者留其名




小酒群简介


小酒群是一个精品诗酒小群,范围为在浙诗人。把酒论道,赋诗酬和,以酒交心,以诗交友,以酒量、酒德、诗艺、人品立群,相互研习,共同探讨。小酒群每月举办一次同题诗活动,积集精品出版。群内人数严格限制,入群有要求,退群可自便。

小酒群于2016年7月21日成立,群主为《浙江诗人》执行主编冰水博士,目前有成员28名,凡符合以下标准者,可经考核入群。

①进群酒量标准:50°以上白酒5两,古越龙山2瓶,红酒2瓶,啤酒8瓶,可任选其一。女诗人打7折。

②进群诗写要求:有一定的诗写作能力。真心喜爱诗,每星期保证写有一首新诗。

③驻群口号:有互动精神。拒绝粗鄙。


浙诗·小酒群

2017年5月5日




Qioufeng

秋风

小酒群九月诗会《秋风》主题诗特评——




2017·10·01


前 言


2017年7月21日,小酒群成员在台州仙居横溪举办周年庆暨横溪采风活动,召开了小酒群首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小酒群诗评组。共分四组,每组7人,每月有目的地针对主题诗进行深度解构。

 

本期《秋风》主题诗收到26位酒仙作品。本期《秋风》主题诗的主评工作由第二组完成,群其他酒仙共同参与。诗评组第二组组长:詹明欧。组员:赖子、吕煊、池水、陈雪华、方从飞、徐卫君。

 

第二组7位组员采用每人推荐5首诗并写上推荐语的方式,再按得票数高低遴先出五首诗歌。分别为:陈鱼观《秋风辞》、涂国文《秋风起》、许春波《秋风》、林夕杰《秋风辞》、阿罗《秋风》。于9月28日晚上经过近3小时激烈的唇枪舌战,深度、完美地给本期主题诗画上句号。

本次专辑《秋》系列摄影图片由本群小酒仙再回首先生提供



综述在小酒群混,不易!——

赖 子


 作为作业,我得细细打量这份呈现在面前飞花四溅的文字,第一次与第二次选竟然大多不同,我承认,诗歌是语言的魔方,首先吸引我的便是那跳跃的富有动感有质地的句子,极富想象力与表征能力。如夕杰的“你一转身世界就凉了/无言的月光再度黏合起瓦砾”,我读着便想起张枣的《镜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如果一首诗没有一两句让人眼睛一亮的句子,就不会被记住。“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古人为我们语言的锤炼做了很好的典范。先云的“这个季节,它穿梭于所有的维度/吹薄了余下的时光”;警兵的“饮下这杯天籁的毒酒/时间的灰烬像认错的孩子”;知秋的“风吹过的时候,它们默默地站起来/向两边挪挪,再挪挪/很长一段时间,风反复吹/它们就反复向两边挪动”;渔观的“如果再瘦去一些,我就能将你抱起/放到蒲公英”;小波的“此时门外秋风是一只被拐跑的鞋子/东踢一脚,西踹一脚”……上面这些诗句不仅是呈现事物内在的美,还在于有发现的联系与逻辑。保罗·策兰说:“诗歌从不强行给予,而是去揭示”。幽默,睿智的语言总是赢得读者的青睐。好的诗歌有个总的指标,就是作者必得是一个有性情的、有语言才能的、有趣的人。无论表达什么,诗,首先要吸引人看下去,得有活力和趣味。无趣的诗,读几行就会厌倦,用不着读完。

诗歌是不是要解压,是不是要松绑,这曾是一度被热论的话题,除了语言,诗歌是否应有更高的指向,不说她有没有教化的功能,是不是还包含某些精神的向导,生命的体味,对现实的剖析,与审美的引领,创作的承担包涵道义与美学两重义务,悲悯情怀、赎罪忏悔、温暖画面、自然轮回,这些在文字起落中像雾蔼沉沉的清晨呈现一缕朝阳的亮色。本期同题诗以《秋风》为题,她的内涵值得挖掘,外延宽泛。可喜的是我发现这组选诗,看出诗歌的负重与担当。一首诗歌便是一个人的倒影,读诗识人,识人读其诗。表达的方式更有千秋,有人操大刀,劈草,有人拿凿子,雕刻。内功深,这捏着树枝,便能杀敌。这需要修炼,不断得修炼。同样是写肃杀的秋风,天界写的就霸气,“当大地摆下残局,落叶便成为棋子。王在天空巡视”;阿罗写的颇有雄风“他有万千星辉万千棵树/率百兽一起呐喊、奔跑 ”阿宝写的杀气十足“带着刀剑,从北方打马而来/先在故乡杀戮,把每一片叶子/;东方浩写的自省有内在的韧性“我白净的诗句注定被秋风吹乱/像折断的枯草  只有那棵树渐渐露出黝黑与坚硬”;达达的戏剧性“我识得秋风这个顽劣少年/彼此掐过一架,未分输赢”; 池水的诗如池水涟漪生动,“含着、捧着的秋风终究碎了/解落一切云雨水流草木”;而古雨、程雪华、徐卫君、鲁永筑、张寒、乌有的秋风诗更贴近生活现场,有烟火气息,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间冷暖,个人的忧伤与喜好。而从詹明欧与吕煊的诗歌吹来的西伯利亚平原的冷与高傲,有俄罗斯白银时代高蹈的秋风。纯正的诗歌范,在写实与抽象间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在简约中体现文字的张丽,与汉语言的言尽而意无尽,有电影的“老炮儿”派头。冰水的《秋风是新的》赋予秋风更多的意蕴,她玩的花招炫目,与她对招,她不等你摆好架势,就毫无征兆得撂倒你。所以读她的诗歌,有时得留神。当然,好的诗人,不惟有“道”,还有个人的“气息”,貌似随兴,其实专注地提炼出了个人化的节奏和口气,这种个人的声音模式,已像指纹一样捺进文本中。

我一直提倡“从日常发现本质,从细节抽象品格”在阅读这组诗歌,有不少生动的细节留下深刻印象应先云“种在风里的茉莉含香/一开口,就会掉下许多小星星”;春波“影子上挂满影子,飘在凉的黎明/我伸出双手,替你收割”;方从飞“杀青蟹,煨黄酒,黑判官已在,朱砂街头安身,尚君,为何举杯不饮”;王学斌的“跳过墙头的一茎茅草,弹向空中”;涂国文的“秋风起。银杏枝头的唱针咬住了音乐的嘴唇/古老的苍穹,一张旧唱片在吱吱旋转”……更重要的有情怀,一首诗也读出世间的慈悲,读出人性的深度,又在文学间留下大量的阅读与思索的空间。诗句就要激活物象之间有机化、戏剧化的神秘联系。又合理、融洽体现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细节又多出乎意料化。这被选出的五位诗人都不同呈现出诗歌的语言魅力。

作品完成,作者已死,自己的东西让别人胡说吧,最后一句掏心窝的话,在小酒群混,不易。

 

2017929


 

 ◎陈鱼观|秋风辞



听说你瘦了,瘦成了秋天。

如果再瘦去一些,我就能将你抱起

放到蒲公英上面飞。

白色绒毛织成的裙子拂过水面,

波心荡,无声的冷月。

等瘦作一滴水,我就陪你去西汉,

那里有黄金的房子,年轻如痴的彘儿

击筑而歌:“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可你选择信任秋天,

夜读书生还没来得及

吹灭蜡烛,你就已与秋天一起离岸,

皱纹结绳,错乱的脚印。

不知你后来的模样是否继续向瘦?

安魂曲只有一个声部,

黄叶纷飞,不相见的知音。



 

詹明欧:得票率最高的陈鱼观的"秋风辞"究竟魅力在何处?我始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值得信任的一道风景。

如果说,一首佳作至少由五个密码构成,鱼观的"秋风辞"至少掌握了四把进门的钥匙,而且有机和谐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精致典雅的书面语,结合了生动口语,搭上想象的翅膀展开,并有效地穿越,用意象铺路而不是理念作为先导,这一切,又都是以饱满真挚的思想情感作为穿针引线。

尤其是最后,对恋人那份失落的情感充满了秋凉,起到了很好的点题,使整首诗歌从结构看上去非常完整。

 

涂国文:陈鱼观的这首《秋风辞》,构思极其巧妙。诗歌避开天地间实际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将取材的䦆头移向纸面,移向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直接面对古代经典,生发联想与想象,营造古典诗意,自铸现代宏辞;采用化用与引用,以刘彻的典故,勾兑出自己的诗歌美酒。整首诗运用拟人化手法,将秋风比作一个女子。这个女性化的“你”,我们可以视之为刘彻的宫女,亦可视为诗人陈鱼观属意的某位现实中的女子。“瘦”,是这首诗的诗核,呈现了秋风起时大地的山寒水瘦与人心的憔悴。诗歌中,“佳人”与“书生”之人设,梦幻与现实之纠缠难分,表现的无疑是现代人心灵深处的爱情迷幻。诗歌中诸如“听说你瘦了,瘦成了秋天/如果再瘦去一些,我就能将你抱起/放到蒲公英上面飞”“等瘦作一滴水,我就陪你去西汉/那里有黄金的房子”此类的诗句,想象奇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唯美浪漫,空灵隽永,令人惊艳,读罢使人齿颊生香。

 

古 雨:在加入小酒群这个大家庭前,与陈鱼观老师无有交集,更未曾谋面,但其名我早已有闻。进小酒群后,其实我也没见陈老师po他的诗,偶有发表的刊物拍照发上来一些,那都是带足了“料”,还暗里冷不丁全是“勾”,最终让我欲罢不能。当然,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写下这带“勾”的诗的人便是陈老师,直到上一期,读到陈老师的《蝉》,我终于被“勾”的“明明白白”了。当时也是在醉意下(当天有应酬,小咪了两口酒)嘿嘿!!大言不惭说出倾慕陈老师的诗之意。

本期同题诗《秋风》,陈老师的《秋风辞》于我,同样没有悬念的下了“勾”。我不会评诗,对于老师们的诗,我更是如何能评得了呢。所以想,我顶多是把最叩击我感受的几点表达出来,进而好好地学习。

陈老师的《秋风辞》第一句“听说你瘦了,瘦成了秋天”。起调便是高八度,简直一句成诗。也许是我个人对音乐的偏好,一直认为,写诗和唱歌是一样一样的,第一句开嗓非常关键,这是鉴定一个演绎者水平高低最显而易见的地方。所以,陈老师的《秋风辞》我读到第一句,便认定了。

第二叩击到我的是,“瘦”,一个足以匹敌萧条、萧飒、嶙峋之秋的字眼,在整首诗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而一个柔弱的“瘦”字,与西汉第七位皇帝刘彻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在一首诗中较量,形成强烈对比的震撼力更加猛烈。

至于陈老师的《秋风辞》的细评,就听其他老师之词了。

 

应先云:该诗以思念入笔,借助汉武帝刘彻的诗句对秋风进行了渲染,将古今两种情绪融于一体,表达了对佳人的眷恋,收到时过境不迁的效果。全诗严谨干练,想象丰富,言情状物丝丝入扣。比如:“放到蒲公英上面飞。|白色绒毛织成的裙子拂过水面,”、“等瘦作一滴水,我就陪你去西汉”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诗歌语言的驾驭能力。

 

王学斌:诗人鱼观的《秋风辞》,语言“廋成了秋天”,能越过时空去西汉,灵动。整首诗弥漫着淡淡的悲凉。

 

池 水:鱼观的秋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暮然回首仍不见的瘦秋风。

 

天 界:古今转换,引用典例,唯美。但光完美是不够的。我宁可看到粗粝而带有独特见解或锐利的东西。

 

冰 水:一、这诗歌很好看,如果是初学者,我会很惊叹,但是鱼镇长显然不是。用典过度,在于自己语言还不够支撑文本。

二、表现的主题略微不够清晰。古今交错很好,但是抵达的主旨不一致。其实鱼镇长写得很纠结。

 

阿 罗:鱼观兄的《秋风辞》语言的柔嫩性拿捏得非常好,抚摸起来很舒服,有水灵灵的感觉。可爱的她还有一张叫做“瘦”的帘幕,吟着“少年不识瘦滋味,为赋新词强说瘦”新词。

 

老玉米:陈鱼观的《秋风辞》,是典型的江南才子的愁绪,其轻盈的鸳鸯蝴蝶派手法,可“陪你去西汉”。

 

徐卫君:鱼观的“秋风辞”:借汉武大帝的秋风作别哪一个阿娇?以古喻今,诗人的心极其细腻,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让读者体会诗人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忍不住潸然含泪。


达 达:个人感觉,这首没有上次那首更深入我心。正如群主所说,光唯美是不够的,好的诗歌应该有粗粝和缺陷。太精致完美反而不是好事情。






 ◎涂国文|秋风起



秋风起。银杏枝头的唱针咬住了音乐的嘴唇

古老的苍穹,一张旧唱片在吱吱旋转

 

阡陌纵横。芦花、红枫、丹桂、菊瓣和白云

被一齐卡在了喑哑的嗓眼里

 

我用七坛美酒,在河岸上布下天罡北斗阵

将从稻谷中归来的人,绊倒在虚假的喜悦里

 

秋风扫过郊外的墓园,触碰到坚硬的墓碑

月光脆裂,大地上阑干着遗言的巨冰

 

一张魚网,从神秘的高空兜头撒下

莼羹、鲈脍、菰菜。归思兮,起于洛水之滨


 

詹明欧:国文这首诗歌写得收放自如,长调与鼓点结合使用,愁思重重,又激越高亢,一唱三叹,揪人心绪。

貌似古典式的语言散出现代气息,古装丝毫没有使行为思想显得拘谨。反而在自觉封存中集聚能量,显得开阔、高远、大气,具备了作为一个诗歌大家的风范。

 

涂国文:涂国文是一个具有古典情怀的诗人。融古典情怀与现代精神于一炉,是他诗歌创作的一贯追求和基本的美学特征。与此同时,他的诗歌亦常常使用春秋笔法,暗藏机杼,曲折迂回地表达自己对世事的臧否,隐含着一种思想的锋芒。《秋风起》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歌。诗歌在对秋风进行了辽旷而唯美的描写之后,将批判的梭镖,掷向那巨大的虚妄与谎言。在诗人笔下,苍穹是古老的、唱片是旧的、秋天的嗓眼是喑哑的,那收获的喜悦是虚假的、可疑的、不可靠的,秋天的郊外到处是矗立的墓碑、脆裂的巨冰和阑干的遗言。这是一个被繁华所包裹着的寂寥世界,诗人窥见了它的真相,因而萌生归隐之心,一如西晋张季鹰,从洛水之滨,归隐到僻静江南;从喧嚣尘世,退隐到幽谧内心。最后一节中的“渔网”,到底是秋风之网、阳光之网,抑或是生活之网,甚至是文字狱之网,诗歌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思索。

 

天 界:和鱼观不同的,涂国文同样运用了古典手法。但涂国文运用的是一种唯美的古典浪漫主义手法。他的主要特点在于情怀。期间穿插了一些现实主义。所以即使这首秋风,读来也是一层紧推着一层上去。有内在的逼迫力。

另外,涂国文这首,其中一些词语,过于老旧或挫裂。比如阑干、脆裂、遗言的巨冰。包括最后的归思兮,起于洛水之滨,可以化开。

 

陈鱼观:涂爷的诗一如精美,意象纷繁,读后如饮美酒。保留意见方面:对个别修饰语,有用力过度之嫌,如音乐的嘴唇。

 

池 水:国文的秋风沉默喑哑,封在酒坛里,扫过墓园,触碰墓碑,似乎是被追命的无路可逃的秋风。

 

应先云:国文在《秋风起》中以苍穹为引子,动用磅礴之势营造秋天的氛围。“在河岸上布下天罡北斗阵|将从稻谷中归来的人,绊倒在虚假的喜悦里”,国文以点带面,真实反映了农人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痛点。“莼羹、鲈脍、菰菜”则体现了出航渔民的乡愁。“归思兮,起于洛水之滨”,最湍急的河流也阻挡不了游子回乡的心情。结尾完美收官,道出了叶落归根的人生真谛。

 

周小波:涂爷放荡,收放自如,荡气回肠。

 

曹探花:涂国文诗歌古典与现代结合,气势磅礴。

 

冰 水:涂老师的秋风整体酣畅通达,沿袭鲜明的文本个性。同意鱼观兄看法,局部词语太宏大,率性,影响诗意,比如虚假的喜悦,阑干着遗言的巨冰等。

 

阿 罗:涂国文的《秋风起》让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晕眩,不过我还是找到进入一间房间的缝隙,我不愿意自己是李白,倒很愿意做一只秋天的蚊子,悄悄地钻进去:哈哈,真好,里面全是香草美人,我可以好好地躺在秋天的叶子上睡一觉,或者是把她们编成一个童话,在一起唱歌跳舞或者捉迷藏游戏什么的,总之她们各有自己的角色:银杏芦花红枫丹桂橘瓣莼羹芦脍菰菜,够热闹了哈。

 

老玉米:涂爷的《秋风起》,没多大新意,但他全景式的构图十分醒目,像旷野上停着一辆红色摩托车。

 

徐卫君涂国文的“秋风起:看到最后,诗人仍不让表述的主角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秋天的江南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人隐在诗里,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诗人的视野容纳了万物,诗人的心放了江南,毕竟南方最妖娆。


王学斌:涂爷的秋风起,秋声暗哑。全诗大气,有古典韵味。这分明是江南后主的手笔。


 



  

 ◎许春波︱秋风



说破了吧,你说的地方

风确实茂盛,还有淬火的长刀

 

落叶倒在地上,叠成埋骨的塔

风还没有起,就已穿过手心,关隘

 

一早能听见酒的声音

松了一口气,天阴着,仿佛风来

 

这是有关联的,也有着固定的距离

有风,天必须阴着

 

其实,差距已经看不清了

风来和没来,都是历史

 

置身一个朝代之外,繁华就是虚无

下起的雨,浇灌不了没有出生地的秋风

 

影子上挂满影子,飘在凉的黎明

我伸出双手,替你收割

 

用声叹息结尾,不知道

风还会不会在大漠,接着长起

 

我听见几滴风在说话

议论着,叶子的泛黄苍老

 

以及灰烬


 

詹明欧:有些诗歌的好,一目了然。春波这首诗歌的好,要反复多读几遍,才能体会他那温郁的情绪,作为诗人对诗句的无限迷恋,想象力在一片云雾之中抵达陆地,以及诗句陌生处理搭配的神奇妙手。

同样道理,有些好诗句像饮料,口渴时直接饮用便是。春波的好诗句须经过一番咀嚼,才能被消化吸收,得到营养。所以,没有一副具有耐心的胃,得不到他的精妙和微言大义。

 

池 水:春波的秋风好茂盛啊,横扫一切,摧枯拉朽,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繁华虚空。

 

周小波:枝上挂满了果子。

 

冰 水:春波这首有向着内心去的深情,但是,比如,去掉其中一节两节,是不是也不影响诗歌的整体呢?

 

陈鱼观:大气开阔,才华横溢,属于大诗一类。九节,有八节写到风,过多的风让人失去悦读的耐心。

 

涂国文许春波的这首《秋风》,雄浑、凝重、黏稠、阴郁,遣词干脆、有力、武断、霸气,有一种充沛的气势在诗歌中运行,呈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命运的苍凉感。在读惯了他静定妙觉、通达随顺的禅诗之后,这首浩荡雄奇的诗歌,给了我一种惊艳的感觉。诗歌一起首就设定了一个倾诉对象——“你”。这一对象,可能是一个他者,也可能就是另一个自己,是诗人在进行自我对话,是诗人灵魂的独语。在诗人笔下,秋风如“淬火的长刀”,无比冷酷、无比锋利,它收割大地上的一切;秋风如“没有出生地”的浪子,它游荡在天地之间,到处堆起落叶——这一“埋骨的塔”。甚至,它尚未到达,就已穿透人们的掌心与大地上的关隘。整首诗歌联想丰富、比喻新奇、意象浑朴、造境悲雄。古老的秋风,在由远方与此在、想象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虚无等多组既相互关联又互为对峙的关系中满血复活,构筑起一种辽旷纵深的艺术时空。诗歌以雄奇始,以凋落终,浸透着一种苍凉的生命意识。而“长刀”“埋骨的塔”“关隘”“大漠”等意象的铺设,更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慷慨悲凉的古边塞诗之格调。

 

阿 罗:春波兄的《秋风》后半段比前面更精彩。像“置身一个朝代之外,繁华就是虚无,下起的雨,浇灌不了没有出生地的秋风”这样的句子直抵人心。

 

天 界:许春波是抒情的,他的抒情来自于自身一种比较纯净的诗意。似乎独酌灯下,一种恬淡和安静。这个时候,他不需要外界因素来干扰。但感觉二行一节之间的气息过于平稳接近。以及“其实”这一词的出现,又把诗引向了对外的解说。其实2行一拍,非常难写。它始终有一个递增关系。

 

古 雨:许春波老师的《秋风》,同样开头胜。“说破了吧,你说的地方/风确实茂盛,还有淬火的长刀”这一句子没有说到“秋”字,但“说破”、“茂盛的风”、“淬火的长刀”这些个词和意象已足够凌冽。文中倒是没有足够尖锐的“勾”勾住我。

 

达 达:今晚的几首诗,如果让我排名,我肯定会把春波这首排在第一位。他这首诗确实让我吃惊,无论气息还是语言,情绪都很好,很自然

 

曹探花:春波的诗歌,气息很稳定,只是感觉比较单一,缺乏一些逐渐深入的层次。

 

老玉米:当春波遇上秋风,犹如举锤锻打汉水,又如月下轻抚一把青铜小刀,只能用“一声叹息结尾”





 

◎林夕杰|秋风辞



你一转身世界就凉了

无言的月光再度黏合起瓦砾


故乡是一种善念。我的前半生

在反复拨亮一盏煤油灯


牛角长出托词,不谈理想

那种羞愧不亚于互扇耳光


低垂的稻谷是否该收起

锋芒?岁月依旧静默


我接过旧钥匙

走向一道陌生的门


 

詹明欧:我在想,一首诗歌凭优秀的诗句是否能成为一首好诗歌?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尤其在这个寻章摘句的快餐年代。

林夕杰的秋风几乎每一节都有精彩的诗句,而且显得那样的美,那样形象,又介于哲理与警句之间,有效传达了理念和情绪。

但二、三、五,这三节与秋风是否紧密相联而发生了关系,我们对此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的句式太帅了,原谅他在整体穿着搭配上的某些欠缺。

 

阿 罗:夕杰兄佳句:“我的前半生在反复拨亮一盏煤油灯”这样的句子总是很容易打动人,原因就在于它的举重若轻。夕杰的《秋风辞》结尾也不错,不错在“旧钥匙”和“陌生的门”形成了对冲,让人有酒后不胜酒力的感觉,但醉态可掬!

 

涂国文:林夕杰的《秋风辞》,以一种干脆利落的行文,表达了回望旧时光的缱绻情愫。起首句中的一个“凉”字,奠定了本诗的基本调性,既点出了季节的特征,又揭示了诗人的悲凉心绪。紧接着第二句中的“无言的月光”,将这种悲凉进一步前推,并与“瓦砾”这一代表故乡、代表旧时光的意象“黏合”在一起。至此,本诗的核心部分基本完成。自第二节开始,诗歌直接将抒写的场景拽回到童年的“故乡”,明确点题。通过对“煤油灯”“牛角”“稻谷”等诸多旧时乡村物事的触摸,抒发了怀想故乡、追忆童年的无言怅惘。结句中的“旧钥匙”与“陌生的门”,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心理困境。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呈现的情感特征和美学特质都是怀旧的,是一种对旧乡村、旧时光的无限悼缅和满腔惆怅。这种情绪是个人的,也是公众的。特别是“故乡是一种善念”这一警句,能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

 

古 雨:林夕杰老师的《秋风辞》中,结尾“我接过旧钥匙/走向一道陌生的门”。这一句意味深长,叫人陷入沉思。

 

池 水:夕杰的秋风:曾经旅人般爱折腾,而今沉淀下来爱思考的智秋风。

 

陈鱼观:夕杰这首虽短,但容量大。语言节制而深刻。

 

林夕杰我的这首《秋风辞》,第三段情绪过于激烈,透露心境,但是这段也是爆发点,这个社会无关痛痒的诗行太多,隐而不露。可能是我境界不够,到这里心起来了,一起来就会偏执,执念是个可怕的东西,毁人毁己。第四段的语句明显有卡顿的现象,岁月依然静默也太普通,用于这里也不过是滥竽充数,有点做作了。整体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而且此诗句式单一,从意象分布,逻辑性的处理,承接问题上都需要改进和提升。

 

应先云:夕杰的诗总是那么高远、大气,而又不缺乏细腻。他往往能从一个不起眼的意象中,通过深厚的文笔功底,生发无尽的遐想。生活就像节气,总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你一转身世界就凉了”,秋风起,既预示着秋的到来,又点明了收获的季节。“我的前半生|在反复拨亮一盏煤油灯”,对于自己,夕杰颇有感慨——就像“牛角长出托词,不谈理想”。无论如何,生活必须继续,“我接过旧钥匙|走向一道陌生的门”。如此细腻而触及心灵的描写,坚强的内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念跃然纸上。尽管前方充满着未知,但夕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谦和踏实的行路者。

 

冰 水夕杰的诗歌很有成长性,看好夕杰。这诗歌两个缺憾,一是设问破坏了气息,破坏了语境。二是点题破开后没有合回去,落足点不够深意。

诗歌不能把该说的不该说的话说完了,这是个课题。

 

王学斌:我同意教授的看法,夕杰兄这首佳句多,句句惊艳,但似乎荡得过于开了。

 

天 界:夕杰的诗在快速朝一个新的起点推进。他能把握住诗的内在特性和语言上相互砥砺。这首秋风辞比较成功。简单又含着生命的理性和经历。重要的,这首诗出现了现代性的陌生化意象。但这首诗有一个地方值得推敲:低垂的稻谷,我想应该谦卑而充满分量的。既然低垂了,为何又用锋芒来警示?我非常欣赏夕杰这首诗。并不是因为这首诗非常好。而是因为在我们小酒群,很缺乏这种现代性的陌生化意象。

 

詹明欧:低垂稻谷,锋芒,他更多的表达内心一种存在,是准确的。但最好跟外在统一。

 

达 达:这首我喜欢。老实说,我写不出来夕杰这样的文字。

 

冰 水:向天哥庖丁解牛式的点评致敬,这是诗者的信仰。

 

达 达:让我惊叹的是,夕杰还是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么深刻的诗,假以时日,真的不得了啊。眼下这些这样那样的不足都会被一一克服。

 

詹明欧:对,很具有现代性,冷峻,思考,小小句式包含很多内容,并以形象说话。

 

老玉米:林夕杰的《秋风辞》,有虎头蛇尾之感,结句荒腔走板,说到底,还是功力不够。但前面这几句,仍让我陶醉。




 

◎阿 罗|秋风


 

秋在哪里,秋在田园

秋风吹来,秋风薄凉

他是冬的使者

告诉我们冷热是一种病

——有病总会好起来的

好起来之后多看看天空的书


秋在哪里,秋在森林

秋风吹来,秋风手起刀落

一片片叶子,一个个删帖

不折不饶,未来还有更大的一场死亡要去战胜

他有万千星辉万千棵树

率百兽一起呐喊、奔跑


秋在哪里,秋在城市

秋风吹来,秋风无处可逃

一条条街道,一次次追查

高楼和高楼不离不弃

灯火和灯火互相辉映

而他有一场雨遗忘在

肝脏的高山血液的大海

动作迟缓的人有一颗孤独的心



 

詹明欧:习惯了天马行空写诗的阿罗,在这首"秋风"里,收紧了缰绳,显得有些中规中矩,条理层次清晰。但在句式上依然保持他天上人间横穿的"野性"。

谁说阿罗的诗歌缺乏理性,我从这首诗歌中读出了一种理性思想:秋风如人,你久在田园,会处于适应和不适应状态,就像是一种冷热病,但这种病会在看看天空中得以治愈。而在寂寞孤独的森林里,有更大面积的萧条,气氛更为肃杀,需要更大的意志才能率领百兽奔跑。那么在城市里呢?会经常被追查,被遗忘,也有完全可能显得更为孤独和行动迟缓。

这三种秋风在不同地域的状态,就是阿罗对秋风的摆布和理解,并借助形象的语言去实现。

 

陈鱼观:三小节,每节的起句平平,但结尾却有意想不到的妙语。

 

涂国文:阿罗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诗人。他的这种行事风格与行文风格,从这首《秋风》诗中,亦可窥见一斑。乍读这首诗,感觉好像诗歌创作的几大忌都跑来这儿集中了:一、无推进的并列式结构模式;二、排比、反复、复沓等传统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一唱三叹、幼稚童谣式的起首。但阿罗就是阿罗,他是高手的代名词。这首诗歌,每一节都从第三句开始,酝酿着一个惊天逆转,造语新颖、意象新奇,出人意料,其艺术效果类同于“一瓣两瓣三四瓣,五瓣六瓣七八瓣,九瓣十瓣十一瓣,飞入草丛都不见”。越过泥泞的前两行,我们就开始步入瑰丽的原始森林。这是阿罗式的智慧、狡黠与幽默,这是悬崖上的词语之舞。

 

曹探花阿罗这诗歌不是他原来有的味道了。

 

古 雨:有趣的。

 

池 水:阿罗的秋风看似一个咿咿呀呀的小孩子,又似一位神神叨叨的怪老头,实为背负沧桑,心底充满禅意的哲人。

 

知 秋:阿罗兄的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上次我们一起喝酒时,他跟我谈到的诗歌距离,而不是停留在一个面上,而是辽阔。

 

曹探花:阿罗的诗,越来越远离他原来的路数。

 

老玉米:阿罗这首诗有点像中年人唱儿歌,掺杂着沧桑。当我见到不再年轻的少儿节目主持人,我会想起阿罗这首诗的。

 

知 秋:借一场秋风,陈述人性与事物的辽阔。

 

天 界:阿罗这首秋风,似乎有变于他平常写法。变得理性起来。我当然不知道他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相对于这首诗来说,他接通了自己的感官和思考的东西。语言上也硬朗。只是每节起句,让我想到了某些流行歌曲。

 

冰 水:阿罗这首低起高落,三节用了同样的处理手法,很惊险,但成功的。

 

詹明欧:阿罗的最后一句多棒啊!行动迟缓的人有一颗孤独的心。

 

王学斌:每节的前两句是流行歌曲,但接下来的语言是飞翔的。

 

曹探花:建议:秋风在哪里一行去掉。 



本期整理:陈雪华

 编辑制作:天 界



  







往期荐读

小酒群二月诗会丨致敬女神节,对三月的一次抒情——

小酒群三月诗会|用烈焰封锁山河——《口红》同题诗特展

小酒群四月诗会|草地也燃烧起来了——《草地》同题诗特展

小酒群五月诗会|用虚构拆解虚构——《虚构》同题诗特展

小酒群六月诗会|慈悲的光在体内舞蹈——《冰水》同题诗特展

小酒群七月诗会|饱满的色彩正在深夜蓬勃——《樱桃》同题诗特展

小酒群周年纪念专号︱我们喝酒,不做时间的叛徒——

浙诗小酒群|“七月流火,诗酒雅集——浙江诗人小酒群周年庆暨横溪采风”活动剪影

小酒群周年庆之横溪酬唱专辑︱天上的几粒星星闪闪发光——

小酒群周年庆之横溪酬唱专辑︱横溪,酒如月光般流过——

小酒群八月诗会|蝉是夏天伟大而荣耀的先知——《蝉》主题诗特展

小酒群特评|小酒群八月诗会《蝉》主题诗特评

小酒群九月诗会|大风起兮,山河露出遒劲的骨头——《秋风》主题诗特展



小酒仙榜

冰 水|涂国文|天 界|达 达|何玉宝|许春波|陈鱼观

池 水|东方浩|赖 子|鲁永筑|张 寒|王伟卫|吕 煊

乌 有|陈雪华|林夕杰|詹小林|陈兴志|曹探花|徐卫君

戴国华|方从飞|周小波|王学斌|应先云|古 雨|知 秋……



特邀嘉宾

张国浩|吴警兵|再回首|......



酒仙酒诗

涂国文 王学斌 周小波 达 达 詹明欧 赖 子

何玉宝   阿 罗 曹探花 许春波 戴国华 冰 水

应先云



下期预告

小酒群十月诗会|浩大的天空有一个神秘的内心世界——《浩荡》主题诗特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