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推动幼儿园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关键在于要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为更好的使用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辑的新版教材《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使课程改革实现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9月5日,我园片组各幼儿代表教师在嘉兴市第一幼儿园南湖新区园有幸聆听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培训讲师王香平老师带来的-----“完整儿童”视角下的课程园本化的专题报告学习活动。学习后,我园在三个园区也积极开展了以教师个体和教研组为单位的推进学习,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落实与运用。
专家引领 理念内化
整个报告,王香平老师围绕“什么是完整儿童?、什么是完整儿童课程?完整儿童活动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资源操作与介绍”四大板块,对新教材的课程基本观念、架构和特点等方面一一进行解读。活动中,王老师始终贯穿实例,生动形象的进行介绍,如小中大班9月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例的讲述中,以“我”为主线,预设课程主题活动:儿童自我发展、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三个维度,其展现的在完整儿童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使儿童通过各种感官获得各种新经验,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得到有力的落实,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一些具体做法的介绍。此外,王老师还对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记录、主题墙的创设、集体活动的组织、日常健康活动的安排到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课程活动的整合都一一做了详细的研讨分析,并作初步小结。
自主学习 团队审议
主题审议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作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在新教材使用的培训学习后,我园在三个园区纷纷开展了自主学习与团队审议为一体的“完整儿童”课程推进研讨活动。园内的老中青教师均对新教材有着自己的不同的看法,其主要的疑问聚集在:新教材课程如何实施?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该怎么安排?我们对新教材该如何进行备课?这几个方面。于是,大家围绕大、中、小阶段幼儿年龄层面的教材分别进行研讨,针对我们一日活动中只有一节集体教育活动现实状况,对教材中预设的活动内容进行分类取舍、衍生拓展,凝练压缩,并结合我园的园本课程,形成即包涵集体活动、区域游戏、还有一部分纳入在生活中的亲子活动、社团活动的综合性课程内容。
此次培训活动,不管是专家报告的聆听还是老师们的推进学习,大家都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本着从适合“我”和“我们”的孩子出发,以当前儿童能力水平和发展需要出发,从多个角度对预设活动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努力建构“完整儿童”的教育理念。
撰稿:凌桢妤
编辑:沈昕怡
审核:张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