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歌故事 >感恩老师丨正是这些歌撑起了我们的童年

感恩老师丨正是这些歌撑起了我们的童年

2022-07-11 08:36:44



少年时光,

就如同办公桌上的沙漏,

一落而下。


在不知不觉中,

时光已经匆匆流逝,

再也回不到当初。



我们不再有机会举手提问,

也不再有迟到罚站一说,

语数英、化学、物理、,

都已经在脑海里慢慢淡忘。


只有那些年老师教过我们的歌曲,

如今听起来,还恍若昨日。

那些年,老师教给我们唱的歌,你还会几首?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的主题曲,

是新中国最受儿童喜爱的歌曲之一。


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谓是红遍华夏大地,

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深受喜爱。


它实际上是电影故事片,

《祖国的花朵》中的主题曲,

由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

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


1955年,

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祖国的花朵》作曲,

他爽快地答应了。


1955年7月的一天,

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

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


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

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

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

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

又用了十几分钟加以修改,将歌曲逐渐完善。


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后唱给大家听,

孩子们听后拍着手说:

“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

刘炽这才感到满意。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员。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首歌发表于1958年,

《儿童音乐》创刊号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是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

成为几代儿童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



1957年,管桦回到他的故乡住了较长时间,

有了许多不同的感受。


他看到这样一幅农村夜景,

皓月当空,一群孩子围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往事,便写了歌词。


管桦回到北京之后打电话给瞿希贤,

说他为孩子们写了一首歌词。


瞿希贤一看,这不像是歌词,

倒像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诗。


她只得反复研读、寻找灵感。

渐渐地,

她被字里行间真诚的情感和质朴的意境所感动。

最后瞿希贤用弹琴谱了曲。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这是一首中国儿歌,

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

多年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喜爱。

也是学生时代必教的歌曲之一。


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

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这应该是学生时代天真烂漫的时光最好的歌唱吧。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我们欢乐的笑脸

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我们清脆的歌声

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

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这是一首由李幼容作词,

吴亚贞作曲的儿童歌曲,

活泼、充满朝气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歌曲采用明朗欢快的大调式手法,

旋律流畅、上口、如队列式前进。


充分表现了广大少年儿童,

在祖国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和他们为建设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



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活泼欢快,

朝气蓬勃的歌曲,

我们就想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是美好的春天。


而老师真是辛勤的园丁,

因为他们无私的奉献才能让少年更茁壮的成长。




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这首《童年》是电视剧《走过夏季》的片尾曲,

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张艾嘉演唱,

收录在1982年发行的《童年》专辑中。


2009年,罗大佑凭借该歌曲,

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这首歌也变得家喻户晓。



创作《童年》的时候罗大佑正在医科大读书。


写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边,

更不是在榕树下,

而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罗大佑写歌的时候,

脑海中全是粉笔、黑板、便当、课桌,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写下《童年》这首歌。


欢快的曲调,

写童年的心事,

大大的欢乐与小小的忧愁。


那些像风一样的日子,

记忆中的童年,

带给我们太多美好的思念。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这首歌由欧阳菲菲演唱,陈乐融填词。


歌曲最初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感谢母亲对自己的陪伴与支持。


《感恩的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口口相传,

已经耳濡目染,

每当想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的时候,

它的旋律便会在脑海中浮现......



还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看过这样一张照片: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大林  通讯员李知军  郭小江  摄影报道


在照片中,

一位女教师正专心致志地画板报,

肩上趴着熟睡的孩子。


最早发布这张照片的,

是东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一位教师,


他这样写道:


“从背影中,我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谁,

我也没有去打扰她,

我不知道是担心惊醒了孩子,

还是担心影响了她的工作。

有这样兢兢业业的好老师,

我从心里为学生庆幸……”


这张照片拍摄于8月29日,

照片中的教师是,

东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滨河校区,

一(六)班班主任李倩。



李倩说:“宝宝今年刚16个月大,

公公婆婆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

孩子的爸爸工作忙更没时间带孩子,

开学在即,教室急需收拾,

所以我把孩子带到学校了。”


从下午两点到五点多,

她一直抱着孩子忙碌着,

趴在肩上的孩子什么时候睡着了,

她浑然不知。


当老师无疑是辛苦的。


还记得他们批改作业的身影,

还记得他们为我们学习不用功而操心生气,

还记得每天在学校对我们的细心照料。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

解答我们成长中的困惑。



世间有一种东西,

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但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

我们能体会到那就是爱。


即便我们都各自散落在天涯,

也都还记得您说的话。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

最优秀的老师,是生存。


殊不知,最好的生存,是感恩。


今天是教师节,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来源 | 淘漉音乐

责任编辑 | 栗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