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知名度相对要小一些,其有一首《滁州西涧》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韦应物出生于唐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这时李白已经36岁了,杜甫25岁。
韦应物逝世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这时李白已经死去30年,杜甫死去21年。
从玄宗到德宗,中间还有肃宗和代宗。封建王朝的帝王更换都比较快。
韦家在盛唐是个大家族,韦应物身材高大,少年顽劣,横行乡里,15岁在宫中就当了玄宗侍卫。
安史之乱后,侍卫工作干不了了,在长安太学读书,23岁。这时候开始痛改前非,走上了流氓变儒者的道路,并开始写诗。
提到韦应物总是要顺便提起晚唐另外一位著名诗人韦庄,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祖,一个是曾孙。
韦庄大约生于836年,逝于910年,他和温庭筠都是“花间派”的代表诗人。
《唐诗三百首》中韦应物诗录12首,韦庄诗只录了2首。
以下是韦应物的诗。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
淮上:淮水边。梁州: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
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淮上有秋山: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
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建业:今南京市。
散丝:细雨,这里喻指流泪。
浦树:水边的树。
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问讯:探望。
送杨氏女⑴
永日方戚戚⑵,出行复悠悠⑶。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⑷。
尔辈苦无恃⑸,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⑹,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⑺,义往难复留⑻。
自小阙内训⑼,事姑贻我忧⑽。
赖兹托令门⑾,任恤庶无尤⑿。
贫俭诚所尚⒀,资从岂待周⒁。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⒂。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⒃。
居闲始自遣⒄,临感忽难收⒅。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⒆。
注释
⑴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⑵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⑶行:出嫁。悠悠:遥远。
⑷溯(sù):逆流而上。
⑸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恃,是依靠的意思,以小孩对母亲有依赖感,所以又以代指母亲。
⑹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⑺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⑻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⑼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⑽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⑾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⑿任恤:信任体恤。任,任从,引申为宽容。庶:希望。尤:过失。
⒀尚:崇尚。
⒁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⒂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⒃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⒄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⒅临感:临别感伤。
⒆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长安遇冯著⑴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⑵。
问客何为来⑶,采山因买斧⑷。
冥冥花正开⑸,飏飏燕新乳⑹。
昨别今已春⑺,鬓丝生几缕⑻。
注释
⑴冯著:韦应物友人。
⑵灞(bà)陵:即灞上,又作霸上、霸陵。长安东郊山区,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⑶客:即指冯著。
⑷“采山”句:意指归隐山林。采山:砍材。买斧:化用《易经·旅卦》中语。
⑸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⑹飏(yáng)飏:形容鸟儿飞行欢快的样子。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⑺昨别:去年分别。
⑻鬓丝(bìn):两鬓白发如丝。
夕次盱眙县⑴
落帆逗淮镇⑵,停舫临孤驿⑶。
浩浩风起波⑷,冥冥日沉夕⑸。
人归山郭暗⑹,雁下芦洲白⑺。
独夜忆秦关⑻,听钟未眠客⑼。
注释
⑴次:停泊。盱眙(xū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⑵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⑶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⑷浩浩:盛大的样子。
⑸冥冥:昏暗,昏昧。
⑹“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⑺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⑻秦关:指长安。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⑼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东郊
吏舍跼终年⑴,出郊旷清曙⑵。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⑶。
依丛适自憩⑷,缘涧还复去⑸。
微雨霭芳原⑹,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⑺,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⑻,慕陶直可庶。
注释
⑴跼(jú):拘束。
⑵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⑶澹(dàn):澄净。虑:思绪。
⑷丛:树林。憩(qì):休息。
⑸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⑹霭(ǎi):云气,这里作动词,笼罩。
⑺“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⑻“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斯,一作“期”。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⑴
兵卫森画戟⑵,宴寝凝清香⑶。
海上风雨至⑷,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⑸,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⑹,未睹斯民康⑺。
理会是非遣⑻,性达形迹忘⑼。
鲜肥属时禁⑽,蔬果幸见尝⑾。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⑿。
神欢体自轻⒀,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⒁,⒂。
方知大藩地⒃,岂曰财赋强⒄。
注释
⑴郡斋:指苏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燕:通“宴”。
⑵兵卫:持执兵器的侍卫。森:密密地排列。画戟:因饰有画彩,称画戟,常用作仪仗。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戟,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
⑶燕寝: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这里指私室,即上“郡斋”。此燕字也通“宴”,但义为休息。清香:室中所焚之香。唐李肇《国史补》云:“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
⑷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⑸烦疴(kē):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疴,本指疾病。
⑹居处崇:地位显贵。
⑺斯民康: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⑻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⑼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⑽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⑾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⑿聆:听。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⒀神欢:精神欢悦。
⒁吴中:苏州的古称。
⒂群彦:群英。:原意水势浩大。这里指人才济济。
⒃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⒄财赋强:安史之乱后,天下财赋,仰给于东南。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⑴
凄凄去亲爱⑵,泛泛入烟雾⑶。
归棹洛阳人⑷,残钟广陵树⑸。
今朝此为别⑹,何处还相遇⑺?
世事波上舟⑻,沿洄安得住⑼!
注释
⑴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元大:未详何人。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⑵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⑶泛泛:行船漂浮。
⑷归棹(zhào):归去的船。棹,船桨。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⑸“残钟”句:意谓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⑹今朝(zhāo):现在,今天。此:此处。为别:作别。
⑷还:再。
⑻世事:世上的事
⑼沿洄(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1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2。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3。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4。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5?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以下两首是韦庄的诗
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
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
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
殊:竟,尚。
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
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连上两句是说,我写的家书,已无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
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释
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老木:枯老的树木。
关注[木楼读诗词]回复关键词
诗经丨楚辞丨汉赋丨唐诗丨宋词丨元曲
小学诗词|初中诗词|高中诗词
就能读到更多经典诗词
往期文章:
《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牧作品,共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