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歌故事 >河源一名12岁小孩在泳池不幸溺亡 | 悲痛!一位派出所民警深夜写给市民的一封信

河源一名12岁小孩在泳池不幸溺亡 | 悲痛!一位派出所民警深夜写给市民的一封信

2022-08-20 16:18:46

相关阅读  痛!一天内8个孩子身亡!最近高发,家长们千万警惕

                     事关每个孩子!这份暑期安全攻略,请河源家长查收细看!


这几天,不少家长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封信——《悲痛!一位派出所民警深夜写给市民的一封信》。

写信的人,是浙江省宁波奉化一个派出所的民警,在出完当天的“溺水警”后,泪崩着连夜写的。


今天下午

河源市区大同路某酒店游泳池

一名年约12岁的小孩不幸溺亡




悲痛!一位派出所民警深夜写给市民的一封信


我是奉化公安分局一个派出所的民警,现在是7月2日凌晨2点,夜不能寐,心怀激烈,遂书此信。如果您已点开,希您容出几分时余,能听听此刻我的心声,亦算警醒,它关乎幸与不幸。


7月1日下午5点57分,我接到了从警以来第一个“溺水警”,出到现场,委实惨烈。考虑到死者家属的情绪,请容许我此处隐去实际案发地、相关人员、相关细节。


职责告诉我,在接处警时要足够冷静自持。


可当我站在岸边听着哭喊声时,我再也无法保持已尽力维持的表面镇定。当我抬起那个尸体,触到那冰冷的脚背时,眼泪瞬间决堤。


又是一桩惨剧,一个家庭的破碎。逝者已矣,独留活者锥心之痛、刻骨之殇。身为旁观者,无法感同,但听着那一声声的撕心裂肺,尤感惋惜心痛。


心痛之余,想问:为什么?


为什么每年夏日,此类事件都会层出不穷?


是学校单位没有教育,是新闻媒体没有宣传,还是政府部门没有防范?现实是,有老师殷殷嘱托,也有家长耳提面命,更有政府、媒体宣传引导、再三防范。可以说教育、宣传、防范各项措施年年都有,可还是年年不绝。


为什么?


回看往年各类夏季溺水案例,有卷进水库排水口的,有突然抽筋无力自救的,有水草缠住葬身水底的,也有深陷泥沙不可自拔的,甚至还有浅溪游玩失足滑倒的,事件形态各异,归根究因只有一个:侥幸!


有人自以为水性极好,有人自以为运气极佳,有人自以为防护措施足够稳当,更有家长以为随同孩子游玩就可避免意外发生。种种的这些都是“自以为”,不足以抵挡任何一次“意外”。


生命不可重来,侥幸难免意外。


唯有摒弃侥幸,正视问题,才胜过任何防范。


死者为大,不再苛责,但活者应当警醒--


游泳不去野外!


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血的教训。


作为警察,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也是最后一刻离开现场。赶去时心怀希冀,或会发生奇迹,离场时满心落寞,悲叹没有存活。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溺水警”,想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我真的希望这是最后一个,也是我们的最后一个。


如果您已看完此信,请再拨冗帮忙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意识到、做到,或许就能拯救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原本就该幸福的家庭。相信您的转发,就是蝴蝶的翅膀,力量微小,但却能扇起巨大风潮,让整个社会达成“游泳不去野外”的共识。


我们无法阻止更多意外降临,但或许可以防止更多意外发生。

无法入眠,深夜感怀,书不尽意,唯念转发。


此致

敬礼!

一个派出所民警敬书

2018年7月2日凌晨


网友评论: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视!


@Vincent:文章写得很走心,真情实感,触动人心,警醒意义很大!为这位民警点赞!

@五月:安全第一,人人都应敲响警钟,为自己为他人负责。

@婧婧mi_ilk:信不长,但每个字都很走心,看得出来民警蜀黍是真心实意地写这封信。已转到家庭群,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视!

@知足:发自肺腑之言!血泪的警醒!


专家:孩子游泳时,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看护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首席专家崔民彦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强调:夏季是儿童青少年溺水事件发生的高发季节,目前,溺水已成为我国儿童伤害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在全球,每天有480名儿童因溺水死亡;在中国,溺水是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平均每天约有54人因此而死亡。儿童溺水大部分发生的时间是六七八月,溺水在家中、公共场所、学校都可能发生。


崔民彦特别提醒家长,孩子游泳时,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看护。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90%的孩子溺水身亡发生时,家长就在附近,他们往往在看书或者在跟旁人说话聊天,所有这些都是无效看护,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避免。孩子只要在水中,家长就要随时观察注意,如果家长一起跟孩子在水中的话,跟孩子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一臂距离。如果孩子会游泳了,会游到很远的地方,家长也必须跟着孩子,随时保护好孩子。


  • 来源:网络、微信群

  • 编辑:最小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