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万盛新闻网 http://cqwsnews.gov.cn
还记得小时候唱过的童谣吗
它像竹蜻蜓,
穿梭在童年记忆的片段里
小伙伴一起玩耍时,
妈妈哄你入睡时
……
转眼又到六一了
那些声称要过节的“大孩子”们
快来跟随无邪的童声童画
在童趣里寻找那些甜蜜的记忆吧
张善理/绘画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坐轿轿,走进城门砍一刀。
赵鑫/绘画
红箩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张嘉芮/绘画
点指玫糖,玫瑰花糖,鸡倌烧水,鸭倌退堂,一颗米种到底,不是他,就是你。
赵鑫/绘画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要吃人,黑老要关门,门对门,虎对虎,刚刚对到中指拇。
张善理/绘画
黄丝黄丝蚂蚂,请你嘎公嘎婆来吃嘎嘎,坐的坐的轿轿,骑的骑的马马。
张嘉芮/绘画
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灯笼,三天不吃饭,围倒锅圈儿转,买了三根葱,三角三,买了一个大冬瓜,六角六,买了两根油条,九角九。
赵鑫/绘画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
点兵,点将,点到哪个,哪个就是我的大兵大将。
……
重庆的童谣,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念起来朗朗上口。童谣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城市文化最灵动的记录载体,让南来北往的人,带走属于自己的山城印记。
城门:重庆城门最多时,曾有“九开八闭”17座。刘心武在《我是刘心武》中回忆,在重庆时,他常在南岸的老屋中眺望对岸的老城门:“晴天很少,雾气常来,到了晚上,市区灯火像一眨一眨的眼睛,无比神秘”。
滑竿:古人云,北骑马南乘船,而当年山城最著名的交通工具,当属重庆特色的“轿轿”滑竿。1942年,画家丰子恺刚落脚重庆,便被滑竿所吸引。他曾坐滑竿上歌乐山,到青木关,并创作了漫画作品《蜀道》——画中两位师傅正抬着滑竿爬山,颇具老重庆韵味。
炒米糖开水:陪伴老重庆人几十年的炒米糖开水吆喝声已经远去,但那声清脆或沙哑的悠长叫卖声,还回荡在老街老巷和人们怀旧的耳畔。作为老山城难以抺去的一个小吃记忆,难怪当年住在五一路小楼的巴金先生,会多次在著名小说《寒夜》中提到它。
这些童谣有没有唤起你的记忆呢?童谣这波“回忆杀”还给力吗?
现在福利来啦!
小时候你最喜欢唱的童谣是什么?请在评论区留下你记忆中的童谣,评论点赞前20名可获得精美风筝一个哟~快来抢沙发~
活动截止时间:2018年6月4日中午12点
THE END
文/图 重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