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光说音乐故事》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孩子们,一周五天都在学校上课,幼儿园上学。只有到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才有机会长时间和父母呆在一起。多数的父母,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带孩子外出郊游,亲近自然。但是低幼段的孩子,经过半天的蹦蹦跳跳之后,马上就会体力耗尽,转入哭哭闹闹。他们该安静一会儿了。舒曼的这首音钢琴曲就该响起来了。
1838年,舒曼写信给他的恋人克拉拉说:这几天我整理了一些钢琴小曲,并且选定了其中的13首,把他们收入一部钢琴曲集。我把他们叫做《童年即景》。每当我弹奏起这些可爱的小曲,小时候发生过的许多事情,就一一浮现在我的脑际,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1810年-1856年)
德国作曲家。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 ,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
这首《梦幻曲》演奏时间一般只有2分多钟。但是她织就的那个梦幻,却是长达一生一世的。钢琴的乐音非常纯粹,纯粹得就像妈妈听到的孩子私语;她的意境又非常奇幻,奇幻得就像小孩子和大人共同编织的各自的梦。
比较有趣的是,虽然他的演奏技巧并没有多高深,一般的儿童练习者,不太容易弹好这首曲子。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的演奏者,才会用一种成年人的口吻,老成持重的表达出作品的意境。
曾经看过一段演出实况。那是80多岁的钢琴家霍洛维茨,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加演这个曲目的情景。弹起这首曲子,老人的脸上焕发着孩童一般狡黠的笑意,音乐从他的手指间缓缓流出,在场的好些五六十岁、七八十岁的老听众,纷纷为之动容,为之落泪。或许他们也像当年弹奏这些小曲子的舒曼一样,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都是小时候发生过的那些美好,心里充满了感动。
据说舒曼当时创作的这些钢琴小品,一共有三十多首,是后来经过作者自己的严格筛选,只剩下了这13首。
现在我们在很多公共场合能够听到这首曲子,那是把她当作了背景音乐。下一次,等你在什么地方再次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够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美妙的事情呢?
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一遍这首只有2分多钟的《梦幻曲》。
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喜欢,请把自己的孩子也叫来,我们一起听。
光说频道
音频、图文信息更详尽,并通过作业交流书法作业展示平台,增强互动,共同提高。
搜罗一本好书,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视野做音频导读,挖掘书与作者背后的故事。
音乐不在于懂或不懂,而在于听与不听,音频播放一段故事,让你轻松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
文/金光
讲述/金光
编辑/徐彬
光说频道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