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歌故事 >一张图告诉你,被打骂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这就是我从不打骂孩子的真相

一张图告诉你,被打骂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这就是我从不打骂孩子的真相

2022-07-17 09:25:40


 01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下面这张图,很受触动。 



图中的父亲面目狰狞,举起手要暴揍孩子。


孩子惊恐地坐在椅子上,用双手防卫。


可悲的是,这些来自父亲的伤害,在成长中一一烙印在他的骨子里,成为他不可磨灭的性格特质。


于是,他长大后成为了父亲的模样,并把这些巴掌继续继承给自己的后代,由此循环反复。


照片用了一种浓缩的方式表达了“打骂”教育对孩子性格、人生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间没有过多的赘述,然而现实生活中,那些在打骂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在生活、感情、工作等方面无不深受此影响。这种教育带来的伤害要比常人想像的沉重、悲壮的多得多。


 02 


心灵导师赖佩霞,在未系统地接触、研究心理学之前,她就因摆脱不了母亲的错误教育而付出过惨重代价。


她的母亲来自小镇,读的书不多,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离了婚。


像很多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一样,赖佩霞的母亲敏感、多疑,充满哀伤。


因为基本上不怎么和家人联系,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赖佩霞成为了母亲生活的所有动力。


与此同时,也成了母亲发泄对不如意生活的出气筒。


每次妈妈打她、骂她的时候,都会说“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要你,只有我要你,你怎么可以不听话?”“我打你骂你,都是因为我爱你”。


她很痛苦,可是这些话,她都听进去了,她为此自卑、懦弱、充满攻击性,并以为这就是爱的方式。



25岁那年,她走入了人生中第一段婚姻。


可是,因为母亲对她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那段婚姻里,她一直在用抱怨、指责的方式和丈夫相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最终离婚了。


有一回,她看到一个美国朋友因为孩子大声嚷嚷而狠狠地责骂并惩罚孩子,但是很快,这位朋友就对孩子说:对不起宝贝,我刚才骂你,不是因为你大声说话,而是因为我工作出了点儿问题,是我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这一幕,对赖佩霞的冲击力太大了。一下子把她拉回了小时候。


她突然意识到,那些打骂孩子的背后,父母的不开心其实是源于对自己现状的恐慌、对伴侣的不满或无法得到家人的重视。


而所有这些,都是成人自己的人生课题,可是有的父母却强行转嫁、迁怒到孩子身上。


可悲的是,孩子根本就不懂分辨本质根源,他全盘接受,然后将它糅合进自己的人生,开始错误地对待所有亲密关系。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去做出改变,并努力摆脱这种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她不想把这种伤害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然而,尽管努力愈合,那些受过的伤,仍不可避免地留下伤疤。


赖佩霞曾在采访中谈到:“即使今天我已经拥有先生与孩子的爱,有朋友、学生、老师、读者们的爱,但母亲那句’这世上没有其他人要你’,还是会时不时地在我脑中暗自打转,特别是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依然会在很深很深的潜意识里,感受到那句话的存在。”


可见,打骂教育对孩子有着多可怕又深远的杀伤力!


 03 


然而,那还不是最可怕的。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视频让人看得义愤填膺。




视频中,51岁男子彭某殴打90岁智障老母亲。


据悉,因老人智力障碍,喜在家中四处躲藏。


那天,老人又在家中四处躲藏,将家中弄得脏乱,彭某见母亲不听劝阻,愤怒顿起,便动手殴打了老人。


视频在网络上热传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对彭某群起而攻之。


然而,其中有一个评论是值得所有家长深思的: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就是小时候你对待孩子的方式。


当然,无论如何,打人是不对的,打母亲更是大逆不道的。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不听话、叛逆、顶嘴就被打、被骂,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无疑在给孩子传达一种扭曲的观念:遇事用拳头或情绪可快速解决。


而如果你在打骂的时候,还要告诉他:我打你骂你是因为爱你。


那么,长大后,孩子极有可能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爱你、对待你。


再者,教育用打、骂的方法有效吗?


有,他犯错的时候,你打他,他一定会说: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可是,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一个孩子如果无法透彻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和纠正方法,他就会不受控地重复犯错。


曾遇到一个孩子,他在7岁那年,偷了父母的钱去买零食。


父母知道后打了他一顿,他心理害怕极了。可是,消停了几天,他又偷了钱。


就这样,他不断地偷,不断的被打。甚至有一次父亲气到把他赶出家,让他在门口跪了一夜,可仍然改变不了他偷钱的行为。



12岁那年,他又一次忍不住偷了钱,那次父亲可能真的觉得他没救了吧,看了看他,没有说话,更没有打他!


晚上睡觉的时候,父亲突然到他房间对他说:你别再偷了,要钱你说一声嘛,爸妈会给你的,干嘛要一直偷?


就是这句话,让这孩子突然意识到:啊,原来要钱可以直接要的啊!可以不用偷的啊!


想明白这一点,他突然在被窝里啕嚎大哭,责怪父母只靠打,却不早点说。


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偷过一次钱。


很多时候,孩子由于阅历限制,认知不足,常常会做出不符合世俗对错的行为。


如果父母能耐心地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你可以怎么做,很多时候,孩子会就此改正。


好孩子永远都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被打骂出来的。


 04 


有家长或许会问:不打不骂,那孩子要怎么管教?


其实,不打不骂,不代表孩子犯错不惩罚。


关键是要如何合理地惩罚!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少不了家规。


所以,这里建议家长们,学会在日常中分级罗列犯错的行为等级,一旦犯了哪些错误,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


比如,不好好吃饭睡觉属于一级错误:三天不能喝饮料;偷东西撒谎属于二级错误:当月没有零花钱并要做某些家务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家长既可以避免被情绪操控伤害孩子,又可以让孩子在家规中养成信守承诺、有担当的品格。


但是,著名学者林格曾说: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所以,家长们在惩罚孩子时,一定要遵循以下这三条原则:


  • 惩罚孩子时要让孩子明白惩罚的原因;


惩罚前一定要先谈心沟通,让孩子知道为什么错,之后再对其进行惩罚。不然孩子对家规只会恐惧和厌恶,不会心甘情愿地遵守。


  •  以尊重为基础的惩罚,不翻旧账,不辱骂;


其实孩子重犯旧错的时候,自己内心已经很不好受了,这时家长要适当学会沉默,静观其变。不要指责,更不要说“你死不悔改”等。


  •  遵循家规处罚,不破格;


家规既然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出来的,彼此就要去遵守,不要因为孩子撒娇耍赖而随意改变。


在此,衷心希望每个叛逆、顶嘴、犯错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正确指引,而不是在拳头和责骂中充满难堪和绝望。


记得著名演员陶虹曾在一档节目中说:当所有人你批评他的时候,他会选择远离你。而只有孩子,在你越批评他的时候,他越要来抱你。孩子给你的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和爱。


所以,在此也希望父母们都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和爱,学会伸出温柔的手指引孩子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孩子的胸脯。


更要时刻谨记: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关注“童乐岛”微信,免费领取育儿资料】

关注“童乐岛”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下列资料前的关键字即可获得对应资料的下载链接入口:

古典音乐:儿童古典音乐欣赏(20CD及辅导手册电子版)

私房书单汪培珽英文书单电子书全套(1-6阶段)

儿童百科:《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电子书和音频

动物世界:BBC少儿动物世界全4季视频(有字幕)

英文有声:廖彩杏100本英文绘本及1年52周英文阅读计划

粉红猪:英文启蒙动画片 Peppa Pig(粉红猪小妹)第1-4季

卡梅拉:全球最畅销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MP3+PPS)

英文儿歌:400首经典英文童谣儿歌MP3(鹅妈妈/迪斯尼/苏西托曼3套)

…………

聪明豆 | 动物街 |巴巴爸爸 | 中国童话 | 卡梅拉 | 小小孩 |牛津 |top100 | 小鼠波波 | 绘本动画 | 巧虎 | 右脑开发 | 鼠小弟神奇校车 | 学画画 | 昆虫记 贝贝熊 |  崔玉涛 | wee sing |最受读者喜爱的亲子绘本 | 好爸爸 | 献给妈妈 |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十万个为什么 | 学会爱自己 | 亲子动手书


更多惊喜,请关注童乐岛微信获取

请赶紧长按以上二维码吧



【限时团购】创意美术在家上——美国翻转课堂儿童创意美术课程16节,包含每节课的在线视频和每节课单独封装的材料包,适合2-9岁孩子在家学习,市场价299元,童乐岛团购价:199元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童乐岛微店购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