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歌故事 >对于教育 须有百年的眼光 才有百年大计 四

对于教育 须有百年的眼光 才有百年大计 四

2022-07-27 11:54:07

所以,对于教育这件事,必须有百年的眼光,才能做出教育的规划。我们各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一百年的眼光跟规划?我们再想想我们的时代,这个国家,有没有对教育做一百年的规划?而且这个一百年的规划,怎么规划呢?是去看人家怎么做,然后我就怎么做吗?看世界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吗?还是要有自己的“理想”──因理而想──依照道理来思考、依照道理来做规划?你或许可以说,人家美国那么先进的国家,他们的规划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只要学美国就好了;人家全世界,那么多的学者,他们难道不会按照道理去规划吗?所以我们中国,只要学世界就好了。各位!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作为孩子的父母,作为学生的老师校长,你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呢!怎么可以人云亦云!怎么可以随波逐流!我并不是说,美国的教育一定是错的,并不是说世界的教育一定是错的,而我们古人的教育一定是对的,或者我王财贵的一定是对的——我并没有这样说,我只有说——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老师以及负责任的政府领导,他应该按照道理去思考问题!纵使去学别人已经有的制度模式,你也要按照道理去思考一下——去思考他们到底是对呢,还是不对的——或许不是对不对的问题,因为那些学者、整个世界,可能并不会故意要害孩子,所以他们的教育可能不是错的——那不是错的就是对的啦?——是的,是对的!但是,我们还要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是对的,是不是全部都对?──这最后一个发问非常重要!
 
一般人在这个地方容易有盲点!因为一个人的思考,能进一步就已经是很难的,进了一步再进一步是更加困难的。近一百年来的中国人,对于教育,几乎没有能够思考的人,甚至放弃了思考!都是往外学,直接抄,认为能够抄来学好就不错了。我这里并没有说往外学是不对的,我们的师范学校是培养师资的,而师范学校的教授所用的书本,里面所说的理论,百分之九十都是外国的。外国的并不一定错,但是,我很少看到这些教授讲到那些理论的时候,他来一个评判,告诉学生说:哪一个理论说对了,我们应该照着做;哪一个理论说错了,我们不必那样做。或者说某一个理论虽然对,但是它只对了一部分,所以我们只学它一部分,其它的我们不要学。各位,如果你看到有这样讨论教育的书,有这样讲课的中国人,请你介绍给我,我一定很敬佩他们!不管他们的判断对还不对,他至少做了判断。现在普遍的情况是连判断都没有,只是闭着眼睛跟着走,叫做“盲从”,我就是不甘心!
 
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讲读经教育,我们现在是讲“教育”本身。假如教育应该做读经,尤其在十三岁之前,应该做读经,应该以读经为核心——也就是说以语文教育为重点,以提升语文能力来提升所有的学习——如果这样做是合乎教育道理的,为什么我们不做!


       怎样考察一个道理
 

我们考察一个道理,要做立体的考察。所谓立体的考察是,对它的前、后、左、右,上、下都考察。前后左右是广度的考察,上下是深度的考察。在广度的考察上,要看它讲了左边,是不是也适用于右边,假如只适用左边,不适用右边,你为何左右都要采取它的学说?假如只适用前边不适用后边,你为什么前后都依照同样的办法?甚至假如现实上是有效的,但要问它能不能引导人生走向高明的境界?如果不能,请问为什么我们要完全地遵循它的道理?因此要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很容易的。不过呢,也不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刚才朱熹不是说吗“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人的心灵是很灵活的,它一定有知道道理的能力。只是我们有没有运用这个知道的能力,真正地去思考问题?我相信像教育这种人生的大问题,老天不会跟我们开玩笑,在这人生的大问题上出难题给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不得其门而入。教育既是人生的大事,是以人来教人,它的道理应该很简单,如在目前,只要我们把握到思考的方法,稍一思考,应该就能了解。
 
我们先不要求对它有前后左右上下的完全理解,但是我们要求一个人,总是要想一想吧?如果有一个人说,我想过啦,我就是想过才决定的。不论想得对不对,这个人既然已经思考过了,他是自觉的,他已经值得敬佩!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他想都不想,看人家怎么做──即使他看的是美国,他跟的是世界,而且他走对了,也不值得敬佩!因为他很可能走错,如果走错了,怎么办?一个不自觉的人是永远没办法的。所以如果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个人自己的思考、或者整个民族的知识界的思考——如果没有通过这样的思考,往往都会走向庸俗、走向失败!
 
教育是一件大事,它的影响重大,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但教育又是如在目前的事,要了解它的道理又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呼吁所有的人都一起来思考教育的问题。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读经教育,如果你想过了,发现读经教育并不合教育的道理,那就请你不要做读经教育,你不做读经教育是理性的。但是,如果有人说,读经教育,人家美国都不做,,或说读经教育一百年前已经被打倒了,读经教育是复古、是封建、是迂腐、是死读书、是读死书、是读书死……这样盖头盖脸地批评下来、就骂下来——各位,这种人,值得你去尊重吗?当然不值得!他的话可信吗?当然不可信!他仗着背后的背景来做人,他自己是糊涂的。这种人,,噢,他也就读经啦。那时问他为什么读经,他说,因为大家都读经啊!如果这样的人来读经,我们也不欢迎。我们宁可跟聪明人吵架,不要跟愚 笨人讲话(掌声)。
 

              读经教育在诸多教育理论中的位置
 

头脑如果都不动一动,只盲从,是无根的。所以,我遇到支持读经的人,并不是一下就很高兴。要问他:你是真的要读经吗?你想过吗?一定是他想过了而支持——才高兴。遇到反对读经的人,我也并不很伤心,我会问他:你懂读经教育吗?你思考过吗?他说他刚听说,并不懂,也没有思考过,但因为读经教育跟体制不一样,跟美国不一样,跟世界不一样,所以他就反对。如果是这种反对,又与我何干呢?今天,各位可能都对读经教育有相当的了解了,我就不从头讲起,我只是讲如何思考教育问题。思考教育的本质所在,然后思考读经在教育中的地位所在——它在教育工程里占了什么份量——不是在现实中占什么地位,而是在道理上应该占什么地位。我们从道理上思考,假如读经在教育的意义中不是站在最高的、最圆满的地位——假如读经教育不是这样,告诉各位——我不会二十年间跑来跑去,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因为我爱惜我自己,我不会浪费我的生命去做那些不是最高明的、最圆满的事。王阳明有一首诗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所以凡我所做,都是依良知而做,做那最高明、最圆满的事,这也是王阳明的教导(掌声)。
 
奉劝各位也要爱惜你自己,不要去做那些半调子的事。也要爱惜你的孩子,不要给你孩子做那些你还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的教育。你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接受最高明、最圆满的教育。那什么叫“最高明、最圆满”呢?谁知道呢?哪一个人能够“有眼大如天”呢?刚才我们退一步讲,就是你思考过没有?你真的认识了没有?我们就只问这句话。有人说,我是想过了,但所想出来的是否真的合乎道理,我怎么知道呢?没关系,你就着你思考过的去做,已经就了不起了,然后你还保留一颗诚心,这个诚心,就是你不敢自以为是,你随时都还在思考、随时都在学习。假如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你学西方的、现代的、世界的教育的理论,你如果真思考过,认为它有道理,那你照着做,我认为你是了不起的,我尊重你!
 
只是现在,在座的各位可能也有做老师的、也有做校长的,只是现在的我们学校的老师、校长,我们若问他这个问题,请问你用什么教育理论来教导我们的孩子?你知道吗?有的人茫茫然说不知道。有的真的是可以说出来,我是用某某理论。比如说有人知道他用了杜威,有的人知道他用了蒙特梭利,有人知道他用了华德福……他也能讲出一套。我们如果再问,你认为蒙特梭利是最高明最圆满的教育吗?你认为华德福是最高明最圆满的教育吗?你认为杜威是最高明最圆满的教育吗?——各位,几乎没有人敢回答“是”。因为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虽然能讲出一套,但那套是别人的,这也是盲从啊!你如果讲出那一套,而且说你是想过的,它是最高明最圆满的,你又能讲出它所以高明圆满的道理──纵使那道理只是你自己主观的认定,不一定是客观的真理,但是你已经这样想过了,你的内心本来是有想要采取最高明最圆满的道理的愿望的,那已经就不得了了。不过,最好还要还保持一份诚恳,在听到不同的教育理论的时候,肯扩大你的眼界、提升你的胸次,也对你现在新听到的教育理论思考一下,看它有没有道理,而其道理,是“另外一边的道理”呢,还是“更高明的道理”?所谓“另外一边的道理”就是原来的道理之外,跟它平面相对的,还有别的道理,这种道理如果和原有的道理综合起来,便能使整个道理更加丰富饱满。而所谓“更高明的道理”是,那个新的道理,不在你原来的道理的另一边,而是在你的道理之上,可以涵盖你原来的道理。你认识了新的道理,你按照新的道理去做,你的原来的道理也就容易达成。你或许不必放弃原来的道理,但要融入到更高明的道理中,它使你心中全体的道理更加高明、圆满!
 
但是现在很多人——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现在,应该是自从人类有史以来,人类的心灵本来就是非常地狭隘的,人类本来就很小气的、很爱面子而不求长进的。自己抓到一点点道理,有了一点点的解悟,他就自满了,而且他已经养成习惯了,他安于他原有的舒适,害怕再改变,他的心灵已经死掉了,你要摇动他原来的观念,是很困难的。我们说读书是为了要明理,而我们之所以求学,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灵保持活泼。我们期待每一个人都能够拿出他的诚意,随时准备长进,叫做“好学不倦”。假如能够遇到这种人,我们就可以跟他谈不一样的教育啦!
 
跟他谈不一样的教育,我们期待他能够用公平的心来了解。而且,我们推广读经的人,也要有这个自信,只要对方以公平的、诚意的心来了解我的理论,我必定可以说服他——不是说服他——必定可以涵盖他。假如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要做读经教育了,更不要出去宣导读经教育了。因为如果读经教育是最高明的、最圆满的,我们宣导了一些小气的庸俗的理论,居然有人也是用一颗小气庸俗的心,认同我们,于是我们就自以为是,越认真推广。听到的人也照着我们所说的去做,结果害了孩子,那样的罪过,最后是要归于我们的。所以,我一直很恐惧——假如我所说的道理是错的,将来一定要下地狱。不过,假如我说的道理是对的,那——听到我道理的人,是有福气的!(先生笑,掌声)



【相关阅读】

1各归其位的完整思考模式

2读经——涵养性情 增进聪明

3读经,可以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

4王阳明的故事——儿童读经的见证

5父母师长对子弟宜未雨而绸缪也

6滴水不漏教学法

7从经典开始 从论语开始

8识写繁体字和写字的笔顺问题

9如何提升儿童的读经兴趣

10何为基本功夫一一读经、吟诵

11求学与读书:请问王财贵是怎样炼成的?

12再谈读经教育与小学训诂、识字、阅读、记诵、吟诵与华德福等问题

13关于音乐和美感教育

14“通俗儿歌”和故事“不用教”是什么意思

15读经家长,你一定要比别人更清明几分

16再谈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17只怕孩子没学问,不要烦恼他会不会用。

18请注意,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19教学者对读经理念理解的深度如何?他的生命灵活度如何?

20脑科学发展原理一一脑神经突出的形成

21从根本能力上培养儿童

22季谦谈读经的节奏法与平读法

23纵论成人读经,

24读经教育的涵盖性

25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

26老实读经: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

27季谦先生论「与人为善」

28严格管教,要他进步,是对他的尊重

29读经是大功大利,终身之利

30为什么说读经教育是不可超越的

31老实读经的意义所在

32“行为习惯”如果只是“习惯”,那便不可贵。

33有多大的福就能读多少的经

34这是我推广读经二十三年来,最不一样的一次讲话!

35读十年吧,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36如何开设“儿童读经班”

37读经的孩子,该如何与社会接轨?

38“做大事不需文凭”

39读经私塾教学实务:谁掌握这一条心法,教学就越来越轻松

40不懂、不理解怎么可以读经——论成人读经的基本方法

41读经教育宣言

42读经教育和品德教育是否冲突

43王财贵教授讲电脑游戏对儿童的危害

44小孩很顽皮,如何让他专心读经?

45为什么很多家庭,读经不能坚持?

46孩子这么小,怎能了解经典?不了解,有何用!

47在家中播放经典,孩子一直不专心听,会有效果吗?

48,,如何教导未识字之小朋友读经

49成人读经有什么好方法?

50为什么中国人都应该读儒家经典?

51两个月大的宝宝,如何开始读经。

52幼儿一天最多可以读多长时间的经?

53儿童的幼稚期就是吸收酝酿的时期

54为什么语文教育一定要从读经开始?

55只读经,不上学,没文凭,怎么办?

56读经不要只停留在《弟子规》上

57读经教育之精微处:为什么先读高度的经典

58对读经的质疑源于对教育未作深入的反省,以致受制于时代的风潮

59如何面对严格要求时,孩子的哭闹?

60儿童读书会有口齿不清的现象,怎么解决?

61读经会变成书呆子吗?

62比起读经,孩子更喜欢阅读和玩,如何是好?

63【读经教育讲座】

64儿童识字的方法集锦

65季谦先生:论语中所谓的糟粕。

66,期待读经人锻炼出如理而思、如理而行的能力

67,读经是不是不实用?

68,什么人可以做读经老师?

69,多台播放器同时播放音频会不会混淆?

70,读经反对现行体制吗?

71,读经教育为什么最强调四书?

72,读经是保守吗?

73,糊里糊涂地读经是不是不负责任?

74读经要不要学习才艺?

75何时才能把这两种教育的特性分别清楚呢?

76教读经究竟要不要讲解?

77如果碰到就是不肯读经的孩子怎么办?

78读经也是“言教不如身教”吗?

79三岁前是在家自己教好还是交给学堂教好

80怎样教才能保持孩子的童真?

81什么才叫“透悟”读经原理?又什么才叫合乎人性?

82如何面对反对读经的声音?

83儿童读经的成败,不在儿童,乃在老师和家长

84读经需要正音吗?

85人为干预对智力(理解力)的开发真的无效吗?

86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

87为何不要太早启发孩子的聪明?

88读经学堂是否可以不管品格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89季谦先生谈“德性、德行、科学”教育

90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使命 • 担当

91王财贵 | 孔诞日谈尊孔与读经

92王财贵先生:《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章解

93王财贵 | 太阳一出 积雪全消——为人处世的大方之道

94如来佛掌心|《大道至简》字幕版-王财贵教授揭示读经人的进修之道

95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教育的三大基本原则剖析

96季谦先生:立一个与天地同在的志向

97“死背”将来才能活用。

98季谦先生:死背不是目的,但它是基础

99读经从易经开始,还是从论语开始?

100王财贵教授关于英文读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01论英文读经

102王财贵|以经典精神体贴现实的差异

103认识到生命的方向,复见天地之心

104大柢有基方筑室——季谦先生谈“如何教孔子的仁”

105六岁之前,是否需要刻意要求指字读经

106不“专心”而能学习,乃小孩子的天性

107告诉各位,孔子的教诲永不过时

108【王教授问答】什么是英文读经教育?

109学了十几年的语文,你真的会读中国书了吗?

110唐德刚:文学革命的省思

111熊十力:经为常道,不可不读

112【视频】教育的唯一之道

113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114读经教育的根据所在

115开读经班是表现对文化的关怀,对教育的不忍。

116季谦先生|儒家怎么做工夫

117孔子心目中的“仁”

118如果不是这种“教育”,我也不必为之耗费生命!

119做读经推广,你有了这两项本领,就没有回答不了的问题!

120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

121背过的经典,如何才能做到不遗忘?

122王财贵:私塾教育不是尝试

123为什么说读经是一种笼罩性的教育?

124知止而后有定一一办私塾的实务

125要理性的给孩子自由

126如何教幼儿读经指字、认字?

127王教授谈:文言文与白话文

128王财贵:良知的三种性质

129季谦先生:“读经”是所有人类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


小编微信:wuhandujin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