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
前言:
今日阅读了刘晓东教授的《解放儿童》,有许多共鸣,对灌输式教育同样深恶痛疾。想起四年前旧文,曾将灌输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作了比较,今分享,希望探究式学习能在我们的土地上遍地开放。
一
探究式学习
的个性特征
1
探究式学习
是幼儿中心而非教材中心
灌输式学习:
在传统的灌输式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中的中心貌似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口若悬河。
许多时候也会停下与孩子互动,但互动的焦点是让孩子回忆教材里的内容,例如你听到了什么,故事里小朋友是怎么说的。这是教师始终围绕教材内容开展的课堂,我们觉得就是教材中心,或者是教案中心。
至于孩子在课堂中有一些有价值的生成,老师一般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求能较好完成教材内容的教授。所以,在这种教材中心的课堂,往往人不见了。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中会选择一些孩子生活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孩子需求进行着支持与推动,孩子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探究式学习与灌输式学习不同,是幼儿中心,真正做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
2
探究式学习
是开心玩耍而非精心教授
灌输式学习:
许多公开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在活动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不仅老师精心设计活动,精心制作PPT,而且精心设计活动中的每一个提问,精心考虑PPT的如何呈现,精心设计自己在活动中的每一个承上启下的用语,并在活动中盛装而演,精心教授。
在这样传统的灌输式学习中,教师将教材上的活动化成若干步骤,然后嚼碎给孩子。并一再要求孩子跟着学,而孩子呢,只是懒懒散散无聊地跟着教师背后,无奈地满足着教师的要求,无聊地配合着。
探究式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中,孩子们一直在开心玩耍。例如探索选择不同材料,尝试制作橡皮泥,在探究合作中体验失败,品味成功,并将自己小组合作的故事进行创编,并用绘画、歌舞等进行表达表现,正是在玩中孩子们有许多惊奇的发现,不仅学习到了制作橡皮泥的方法,学习到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习如何创作表达…….
所以,探究式学习回归儿童的天性,让孩子开心玩耍,自由游戏,在玩中学习知识,获得经验。
3
探究式学习
是主动挑战而非被动接受
灌输式学习:
灌输式学习,在教师的精心教授中,以及学习内容的回忆或者重复记忆过程中,孩子完全没了学习的积极性,只能跟在老师的背后懒懒散散地回答着看似一些无聊的话题。
以一些歌唱课为例,老师会带着孩子一遍又一遍歌唱歌曲,一会儿男孩唱,一会儿女孩唱,一会儿这边小组唱,一会儿那边小组唱,孩子在被动中机械地重复着歌词记忆着。
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正是灌输式教育的一个典型特点。
探究式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中,有一次老师讲述了一本科学绘本《兔儿袋狸》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提问,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问题。
孩子们纷纷站起,提了许多问题,例如:它吃什么?怎么运动?它是卵生还是胎生?如何分辨雌雄?如何寻找配偶?无疑,这些都是探究式的问题。
正是这样探究式的问题,给了孩子更多思考和挑战的空间。后来孩子围绕自己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于是孩子一个个主动挑战,主动寻找答案。
陈鹤琴说,孩子是喜欢挑战的。在探究式教育中,主动挑战这种学习方式无疑是顺应孩子内心需求的,是能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精神的。
4
探究式学习
是思维创造而非记忆学会
灌输式学习:
我们看灌输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成功的评价标准就是记忆,例如语言课后会背多少首儿歌,会讲多少个故事,似乎这就说明某孩子语言能力强。而不是使用语言,成为成功的交流者。
例如上音乐课,孩子学得好不好,就是歌词记住了吗,孩子会一字不落的演唱某一首歌曲了吗,而不是孩子在音乐活动后音乐素养有所提高,更能感受音乐的美感,更能创造表达美。
数学活动后,评价标准就是孩子的加减会做了吗,而不是孩子在数学活动中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所以,灌输式的学习常常是以记忆学会为标准。
探究式学习:
我们再看探究式学习,老师会跟随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围绕一个问题,一起探索学习。例如窗外的蹦蹦床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喜欢呢?于是孩子们进行调查访问,探究式学习就这样开始了。
在探究式学习中,无论是集体还是小组活动,孩子们都是在积极合作,动手动脑,思维碰撞,想象创造中,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创造能力。
所以,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指向于儿童思维、想象与创造的的学习模式,而培养孩子的思维创造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
5
探究式学习
是幸福追求而非知识掌握
灌输式学习:
目前许多人已经认识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许多中小学教育还是以知识掌握为教育的目标,没有升学率的幼儿园有的也提前小学化,以知识掌握为儿童学习目标。
例如歌唱教学整个活动就是帮助孩子如何学会歌唱,而不是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的美好,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感受艺术的美。
探究式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中,优秀的老师会将教育目标始终指向于儿童的存在感、归属感、自信心、幸福感、成功的交流者等,其中,幸福追求我们看做是儿童教育中培养的终极目标。
所以,探究式教育的目标是指向人的终极发展目标,是为了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最好的一种学习模式。
二
探究式学习
的问题分析
1
探究式学习的
时间控制问题
灌输式学习:
灌输式学习中,儿童犹如一个储存器,老师很快将知识储存在这个储存器中,效率高效,效果明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灌输跟、多的知识。
探究式教学:
在探究式学习中,儿童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探究,去合作,去思考,去碰撞,去想象,去验证,去创造。
两者相比,无疑,探究式学习中的时间要比灌输式学习用的时间多得多。
而卢梭说过,在儿童时代,浪费时间就是最好的学习,我们是否需要好好反思这句话带给我们教育意义的思考呢?
2
探究式学习的
教学操作问题
灌输式学习:
灌输式学习教学具相对来说简单。有时一个电脑、一些PPT就足以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中,孩子们生活中许多材料都是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筐子,书,各种纸张、旧报纸,便条纸,故事袋,剪刀,手偶,脸盆,矿泉水,作料胡椒、盐,树叶、树枝、等等,应接不暇,种类繁多。
而正是这么多的感性材料给儿童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经验,通过亲手触摸与操作互动在帮助孩子积累着经验。
3
探究式学习的
教学效果问题
灌输式学习:
灌输式学习效果是显性的,教师在课堂中某一门课所教的知识很快就能显性进行评价,方便一些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量化考核。
探究式学习:
而探究式学习效果相对来说是隐形的,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有所显现。也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长时间才会在儿童身上有所体现。
4
探究式学习的
评价考核问题
灌输式学习:
灌输式学习的考核与国内人才考核是一致的,更多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这样的考核量化可操作化。
探究式学习:
而探究式学习的考核需要深入儿童的各个方面,儿童的合作、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是综合素质的考核,都不是一张卷子就能考核的,所以探究式学习的评价考核比较复杂,甚至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分析。
5.
探究式学习的
目标方向问题
灌输式学习:
灌输式学习模式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狭隘,更多是指向于学科式目标,知识性目标,以及短期发展目标。
灌输式不以儿童终身发展为目标,片面的追求知识性目标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目标指向于儿童的长远的全面的发展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学习的方法,发现自我存在感、自信心与幸福感。
三
探究式学习
的运用思考
我们总结一下:灌输式教育——注重知识、传统科目、个人主义。而探究式教育——创新、合作、致力于寻找解决方案。
2014年12月7日,马云在浙江商会成立上发言,说如今我们的孩子是教而不育,现在的孩子不会玩耍,不会创新。
而我们的未来需要的是创新人才,需要的是会合作的人才,需要的是会解决问题的人才。
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模式注重知识,指向于传统学科,而且儿童在这种灌输教学中没有合作能力的培养,永远只有单打独斗的机会,个人主义,成长后的儿童缺乏合作,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所以,时代需要探究式学习革命,真希望探究式的学习能在我们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中国的儿童都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先进的合作性的创新性的致力于解决方案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