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家熟知的演唱组合“黑鸭子”的成员,她和同伴的歌声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她的爱人张海峰,是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指挥,2015年曾担任“九·三”阅兵联合军乐团总指挥。并肩而立、比翼双飞的背后,是她和他在艺术之路上的执着追求,更是她和他勇于放弃、甘于等待的相互扶持。
主人公供图
2017年8月14日,李蓉发了一条微信消息:张海峰率军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我是一个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纪念建军90周年音乐会”,今晚9:15在CCTV-15音乐频道播出,敬请收看。李蓉发这条消息,不只因为张海峰是她的爱人,更因为她作为军人的女儿、妻子对军旅有着深厚的感情,骨子里她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穿过军装的兵。当然,在这场音乐会里,她也以新的身份——黑鸭子童声合唱团团长出现,让她的“孩子兵”在军歌联唱时闪亮登场。
刘向公摄
“赶鸭子上架”,横空飞起
2017年“八一”前夕,在国家图书馆综合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我先后采访了李蓉和她的爱人张海峰。
干脆,简单纯粹,大大咧咧,健谈,眼前的李蓉和之前荧幕上恬静、甜美的形象截然不同。因为知道我来自《军嫂》杂志社,一见面她便爽朗地说:“我们一家子都是军人,只有我不是。”
李蓉的爸爸曾是原总政歌舞团的声乐演员,后调到解放军军乐团任独唱演员;妈妈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特型化妆师;哥哥以前是解放军军乐团的巴松演奏员。对于自己为何没成为一名军人,李蓉打趣道:“他们都当了军人,我就是户主了啊!”
这个户主接着自我评价道,其实她属于那种“不喜欢冒尖、不爱在人前表现”的人,打小“从众”心理强,并没有遗传父亲的“独唱基因”,而是从小练起了合唱。
李蓉师从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鸿年老师创办了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李蓉作为最早一批团员,从小学到高中、从10岁到19岁,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那里学习合唱,这段经历为她日后在“黑鸭子”演唱组的演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起在合唱团的日子,李蓉眉飞色舞,露出了纯真的笑颜。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一直热爱声乐,对合唱更是情有独钟。在李蓉看来,合唱不仅让她学到了乐理知识,提高了音乐修养,而且也让她感到放松、快乐。在合唱团,她结识了新伙伴,同龄人在一起毫不拘束,歌唱时尽情尽兴,聊天时无话不谈,真正是“欢歌笑语”,“和在文化课课堂坐着‘硬学’的感受完全不同。”
那时候,李蓉平时上学,每周只有星期日休息,她一周中最开心的就是星期日去合唱团。她骑自行车40多分钟,从原总政歌舞团去原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现中国儿童中心)。“我爸妈说我是风雨无阻,下雨了我就坐公交车去。”兴趣使然,李蓉一直对合唱热情饱满。
1992年7月,恰逢李蓉的第二位恩师——著名音乐家谷建芬,带团“92中国风”赴香港演出,谷建芬老师邀请李蓉在内的经常在录音棚录制和声的3名女生做现场和音。因为她们的专业素质高,彼此搭配也有一定默契,回京后,这个临时的“三人组”并没有随工作结束而就地解散,而是继续合作录和音。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有一个“黑鸭子男声四人组合”。“你们要是能成中国的‘黑鸭子’就棒了”,因为录音棚里一位老师无意间这一句半开玩笑的鼓励,“三人组”有了名字——中国的“黑鸭子”诞生了。
在被音乐界朋友的不断认可和力挺之下,“黑鸭子”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说起1994年“黑鸭子”第一次登台演出,还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当时“黑鸭子”的3个姑娘,按所学专业来说,李蓉是合唱演员,另外两人都是乐队小提琴演奏员,她们之前从来没有单独在台上站过,都显得特别拘谨。李蓉如今回忆起来依旧笑得灿烂,“当时紧张得走路都顺拐了。”
有了那次“赶鸭子上架”之后,“黑鸭子”横空起飞。一首首经典歌曲被传唱,一张张专辑不断问世;演出、录像日益增多,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
作为领队,李蓉一直负责联系“黑鸭子”的演出、录音等工作——烦琐而忙碌。而对于“黑鸭子主唱”的头衔,她并不感冒,也不认同。她以专业的角度纠正道:“其实我们没有主唱,我属于第一声部,算主旋律声部。我们的歌声比较柔美,让人听着很舒服,声部和谐,唱和声就应该这样。”她始终认为,“黑鸭子”是一个整体,被人熟知,唱出动听的和声绝非一人之功。虽然之后三人组合的成员几经更替,但因一直保持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纯美的音色,而使“黑鸭子”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刘向公摄
“命中的福星”,一路相伴
1985年,12岁的李蓉随家人搬到解放军军乐团家属院,她的哥哥与张海峰同为乐团成员,都住在解放军军乐团的宿舍。李蓉因经常去找哥哥,便与长自己5岁的张海峰相识、相熟,而且两家父辈关系也好,李蓉时常去张海峰家串门。逢年过节,她还会去张家凑个人数打打麻将,她阳光、活泼,深得张家二老喜爱,张爸爸甚至会说“(打牌)没李蓉没有意思,不打”。一来二去,李蓉与张海峰之间有点“青梅竹马”的感觉了,但似乎又隔着一层窗户纸,谁也没有去捅破。
2001年7月的一天晚上,李蓉在录音棚和音乐界的朋友聊到指挥,她突然想起了张海峰,便随手给他打了个电话。
“你干嘛呢?”“我在看总谱。”
“是要演出吗?”“去荷兰参加比赛。”
“哦,我前两天刚从郑州回来。”“是荷兰!不是河南。”张海峰放大声音解释道。
“哈哈哈……”听筒里传来李蓉爽朗的笑声,“什么时候去呀?”“明天。”
“那一会儿录完音我去给你送行吧。”“不用送,一会儿军乐团门口见。”
见面后李蓉才得知,张海峰要去荷兰参加第十四届世界音乐竞赛暨第九届指挥大赛。赛事结束后,张海峰荣获了最高奖“金指挥棒奖”,成为当时该赛事举办50年以来获此奖项的唯一亚洲人。
赛前短暂见面之后的成功,让张海峰终于找到了一个特别的理由,向自己一直装在心里的姑娘表白了:“出国前一天就碰巧和你见了面,证明你能给我带来好运气呀!说明你就是我命中的福星!”
李蓉很乐意做张海峰的“福星”,这名军人稳重、靠谱,有音乐才华,而且双方相互知根知底——2002年12月26日,他俩结婚了。一个是人气十足的演唱组合成员,一个是事业有成的军乐团指挥,这样的“组合”可谓琴瑟和鸣。夫妻二人在为各自的事业拼搏的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相扶相助。
一次,“黑鸭子”要去法国卢浮宫演出,要在现场连唱很多首歌,而且是无伴奏清唱。李蓉在“如何衔接这些歌”上犯了嘀咕,张海峰和她进行专业探讨:从哪个音滑到哪个音更为自然,使过渡不露痕迹……在他的启发下,李蓉与队友密切配合,成功完成了这次演出。
李蓉事业正红火,张海峰也处于事业上升期,但生活中总有些事要让人学会放弃。2003年“非典”期间,本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张海峰,考取了英国曼彻斯特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这是欧洲非常著名的一所音乐学院,每年指挥专业只录取一名研究生。他既不想错失这次出国深造的良机,又担心李蓉一人在国内无人照顾。当他犹豫再三与李蓉商量时,没想到李蓉却毫不犹豫地说:“我支持你!”
李蓉这话让张海峰心头一热,但头脑却更为清醒、更为理智起来:“你不唱了?你知道一个歌者失去舞台两年意味着什么吗?”
“生活更重要,爱人更重要,我可以不要舞台!”
李蓉的义无反顾,让懂得欣赏她的张海峰立刻感到心疼、惋惜,他干脆地说:“别因为我让你舍弃心爱的事业,你正在事业的高峰期。尤其你们搞演艺事业的女孩子,不像我搞指挥‘越老越值钱’,而且,我以后还有机会的。”
张海峰马上给这所学校写信,自愿放弃了这次机会。11年后,如张海峰所愿,机会再度因为他的自身实力而降临,2014年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华盛顿乔治·梅森大学留学深造半年。
刘向公摄
“锅碗交响曲”,和音最美
在张海峰及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李蓉为了自己的歌唱事业,没着急要孩子。直到2010年1月,女儿的降生在给这个“音乐之家”带来无限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一丝无奈:家里没人帮忙看孩子——双方老人年纪大了,张海峰经常是接到团里的电话抬腿就走,请来照看孩子的阿姨也在女儿两岁半上幼儿园后离开了,李蓉面对生活顿感无比吃力,但她却依然在尽力寻求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而使她停下继续在事业上奋勇直前的脚步的,还是源于当爸爸的照顾女儿太“潦草”。
一次,她在外地演出,结束时快晚上11点了,她通过软件看看家里摄像头拍摄的实时影像。哪知,仔细一听,女儿正在哭喊“我要找妈妈……”李蓉心里顿时一揪。第二天一大早,她收到了幼儿园老师发来的一张照片,令她看得心酸。原来,当爸爸的张海峰从来没给女儿梳过头,连皮筋都不会绑,于是就“别出心裁”地把所有的卡子全卡在了女儿的小脑袋上。看着平时被自己打扮得干净利落的女儿,在照片上一副“乱七八糟”的模样,李蓉心里难受极了……她回到家,和张海峰说起此事,他倒觉得自己的“创意发型”不错;她说“不想唱了,受不了了”,张海峰还是平时那句“有什么的呀,谁家孩子不哭啊”,暂时抚平了她的冲动。
之后,又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李蓉越来越觉得,小家庭中不能两个人都奔事业,总得有一个人拿出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2014年1月,李蓉下定决心,离开了舞台。
回归家庭后,再也不用每天化妆,可以素面朝天了;再也不用为排档期而忧心劳神,可以安然生活了……谈起那段日子,李蓉说她没有太多不适应和失落感,于她而言,这倒更像某种形式上的“解脱”。“再说张海峰太忙了,我得无条件支持他,他那么优秀,我付出也是值得的呀!”说这话时,李蓉脸上洋溢着成全他人的满足感和为所爱付出的幸福感。
张海峰所在的解放军军乐团作为国家礼仪乐团,成立60多年来曾为来访的近200个国家的近千位、政府首脑和军队领导人演奏。张海峰自2010年升任副团长后,主要负责指挥解放军军乐团完成国家和军队重要内外事司礼演奏和音乐会演出等方面的工作。
毕竟是部队大院子女,李蓉了解部队生活,对军人执行任务更是非常理解。为了让爱人休息好,避免在工作上出现失误,李蓉也给予了张海峰“特别待遇”,自从孩子出生后,他就可以住“单间”以免被吵闹影响睡眠。有时,张海峰加班深夜归来,李蓉母女已经睡着;等第二天张海峰睡醒后,李蓉又已早早送孩子上学去了。一家人虽在同一屋檐下,却经常“见不到面”。赶上张海峰外出执行任务,就更是长时间不得见了。
2015年“九·三”阅兵期间,张海峰担任联合军乐团总指挥,需要长期值守在阅兵村。一天,李蓉接到张海峰的电话,说“可能要回趟家”。晚上9点左右,敲门声响起。
女儿疑惑地问道:“妈妈,是谁啊?”“你觉得是谁呀?”
“我觉得是快递!”“那你去开门吧!”
女儿跑过去一开门,——“妈妈!快递叔叔快递了一个爸爸回来!”
“哇”的一声,孩子喜极而泣,李蓉的眼圈也红了。
女儿是夫妻俩的掌上明珠,不过他俩爱孩子的方式不同,家里也经常上演“虎妈猫爸”的戏码——
“爸爸,我能喝饮料吗?”
“喝去吧。”“不行!碳酸饮料!”
“那让她吃个雪糕吧。”“不行!太凉,对胃不好。”
……
女儿从小到大,李蓉对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洗手”。张海峰对此不太赞同:“孩子长大了,有机会一定让她去军营生活一段时间。洗手?我刚到部队那会儿,在3个月军训期间都没洗过澡。当然,是要讲卫生,但别太过了。”
“九·三”阅兵之后,张海峰专门抽出一天时间打造“父亲时光”,替李蓉带一天孩子,让她在家好好休息。他撂下一句“不准打电话,打也不接”,就带着女儿出去了。这一天,父女俩去看了儿童剧,吃了好吃的,还去游泳馆游泳——女儿高兴坏了。等他们晚上回来,问李蓉休息得如何,李蓉却说“一秒觉”都没睡好,为他们牵挂了一整天。有时,张海峰故意和李蓉开玩笑:“你真挺可怜的,这么为女儿好,可她还是跟我好。”
虽然在生活琐事上李蓉有些“费力不讨好”,但在关乎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上,她态度开放,不断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她也曾逼女儿学习钢琴,可女儿连手都不愿放到琴键上;后来女儿突然喜欢上拉小提琴了,也喜欢和小朋友们合奏“齐鸣”的感觉,不用李蓉催,女儿就会急着去练琴。“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只要她喜欢什么事物,就会很投入。”李蓉总结说,“孩子需要学习,家长需要改变。在很多方面,家长最多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绝不能自以为是地强迫孩子。”
李蓉并不奢望女儿今后成名成家,而是希望她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快乐地走下去。在李蓉的引导下,女儿爱好广泛,喜欢跳舞、画画、唱歌、拉小提琴,还继承了妈妈“从众”的光荣传统,也在“黑鸭子童声合唱团”里有模有样地练起了合唱。
刘向公摄
“红星闪闪亮”,照亮未来
采访间隙,李蓉兴致勃勃地主动带我去感受“黑鸭子童声合唱团”的氛围。正赶上孩子们的休息时间,李蓉时而与音乐老师交流学习进度,时而向孩子们询问唱歌的情况。一眨眼工夫,我发现她居然和小朋友在课桌上对垒——“掰腕子”,引得一众孩子上前围观……这位曾经在舞台上赢得无数掌声的明星,一下子变成了亲切随和的“孩子王”。
一些孩子的家长们也都说:李老师哪是“黑鸭子”呀,没有一点架子,真没想到她这么接地气。对此,李蓉解释道:“我只不过比大家多唱了一些时间的歌,上电视时间长一些,混个脸熟而已。”她看待名利一向很淡泊,只是对于追求纯净声音和纯粹音乐的心始终不移。
李蓉在专业上的表现,也正是她深深吸引张海峰之处。“所有人对音乐的表达都源于内心,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但她的歌声特纯净。她唱起歌来非常安静、朴实,从小到大这点都没变。”
李蓉离开舞台后,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就很快联系过她,想请她“出山”合办一个童声合唱团。当时李蓉因为要照顾孩子,便婉言谢绝了。他们表示理解,但没有放弃。2016年5月,他们再次找到李蓉,盛情相邀。李蓉有几分动心和感动,她征询爱人的意见,张海峰非常支持,认为这正是适合她做的最好的事业。音乐界的一些朋友也非常支持她“重出江湖”。
2016年5月28日,“黑鸭子童声合唱团”第一次招生,有约200名孩子前来报名,这阵势着实吓了李蓉一跳。作为合唱团团长兼艺术总监,李蓉热情洋溢、劲头十足,直接参与到招生工作中,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选出120名孩子,尽可能不放过一个“纯净”的苗子。“每个孩子都有唱歌的权利,都有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只要他有提升的空间,我都会给他机会。”李蓉想,家长来合唱团给孩子报名,也许是因为她的影响力;但她希望,孩子们在合唱团所收获的,是她和同事们专业性的教学与指导。
为了“取经”,李蓉特意去拜访正致力于“学堂乐歌”的恩师谷建芬。谷老师忧心忡忡地对她说:“现在的孩子没歌可唱,那些恩呐爱呀的,他们懂吗!?”
李蓉也深有同感,在招生时很多孩子一张嘴就唱大人的情歌,甚至不知何为儿童歌曲。“过去那些儿歌多好听,可现在的孩子看不上,‘哎呀真土气’‘怎么唱这个呀’……”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说到底,是儿童音乐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真是太需要自己的歌了。
离开舞台,有所沉淀,李蓉带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思考,回归了合唱。面对纯真的孩子们,现在的她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她谨记恩师谷建芬的教诲与期许“一定要让孩子唱属于他们的歌”,把演唱曲目定位在了儿童歌曲上。
李蓉“二次创业”,张海峰鼎力相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支持。
采访当天,李蓉现场让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了《采蘑菇的小姑娘》《红星歌》等歌曲,孩子们的声音听起来的确非常纯净、优美。在场的张海峰却从专业角度察觉到了《红星歌》在演唱中出现了音高方面的问题,当即就与李蓉、音乐教师一起探讨如何解决。
谈到今后的目标,李蓉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包括以前的‘黑鸭子’也是,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走到台前、要成名,现在我就是希望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唱歌。”从之前的三人组合到现在100多人的童声合唱团,这不仅是简单的量变,更预示了质的跨越——“黑鸭子”再出发,更年轻、更充满希望。
红星闪闪亮,未来更美好!
主人公供图
(本文详见2017年第8期《军嫂》杂志)
编辑/牛鹏飞
“军嫂微平台”(junsaozazhi)为《军嫂》杂志社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投稿(010-53636717、528152233@qq.com)和订阅(010-53636722、QQ528176633)。如需转载《军嫂》杂志原创作品,请与我社联系
最美期刊、最美《军嫂》
让我们因共同的军旅情怀一起营造温暖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