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歌故事 >【解读】为何用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解读】为何用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2022-07-18 16:59:28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且无规则意识。而幼儿老师指导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时,容易形式单一,策略生硬,一紧一松,没有坚持等等,这些都使得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不能很好地养成,这时候儿歌在小班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用儿歌优化生活常规的意义


(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从生理方面看,小班幼儿脑部结构已基本成熟,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小班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能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

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看,3~4岁的幼儿不善于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他们更多地使用叠词、三字句、简短句,并且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会用动作配合,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所需。儿歌教学正好配合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这种特点。


(二)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最贴近婴幼儿的现实生活。它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是集生活、教育及游戏于一体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小班是刚组成的集体,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此时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最易成功。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幼儿园小班儿歌对孩子生活常规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二、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实践


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盥洗、解便、进餐、午睡这几个环节。多数幼儿都不知道怎样洗手;许多幼儿把尿尿在裤子里,上厕所时忘记冲马桶;进餐活动中有等着老师喂的,有挑食的;午睡时需要老师陪伴,不会叠衣服,衣服脱下乱放……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老师需采取小班幼儿较易接受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儿歌在这中间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园选取了小班幼儿常规问题比较集中的两个环节作为重点培养的角度,集中编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具体内容如下表。


(二)运用适宜生活环节的儿歌内容


1、行动演示法

小班幼儿进餐完毕,要擦嘴和漱口,可是大部分幼儿都会忘记,还有不知道怎么擦嘴时,教师亲自示范并带领幼儿朗诵儿歌:“小小手巾双手托,对准嘴巴轻轻合,变成一块方手绢,擦擦折,擦擦折,照照镜子看一看,擦净嘴巴笑呵呵。”孩子们边念边学,慢慢地就学会了。


2、随意渗透法

小班幼儿进餐完毕,要擦嘴和漱口,可是大部分幼儿都会忘记,还有不知道怎么擦嘴时,教师亲自示范并带领幼儿朗诵儿歌:“小小手巾双手托,对准嘴巴轻轻合,变成一块方手绢,擦擦折,擦擦折,照照镜子看一看,擦净嘴巴笑呵呵。”孩子们边念边学,慢慢地就学会了。


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比如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队容易发生危险。这时候教师应该念儿歌:“小朋友,上厕所,排好队,你先我后不着急。”巧妙地运用儿歌这一形式,坚持正面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及时渗透非常重要。



友情链接